行为人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目的而故意致醉外,一般应以交通肇事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关键词】醉酒驾车 交通肇事 危害公共安全 解释观念 罪过 司法效应 一、问题的 对犯罪三性的认识。根据我国刑法学的通说,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其中,就立法者而言,其应着重考虑行为的应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54.html -
了解详情
过去我们强调社会危害性的影响。因为过去我们把社会危害性看做是犯罪的本体特征,而把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看做是犯罪的形式要件,是一种法律后果。正是在这种认识 犯罪构成理论中,构成要件该当性属于事实的范畴,包括行为事实与心理事实。而违法性是对行为事实的价值评价,有责性是对心理事实的规范评价。在这种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73.html -
了解详情
与证券法规之间的从属关系,既是和谐的证券法律体系的要求,也是完善证券刑事法治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证券刑法 犯罪对象 犯罪行为 补充性 证券刑法以恢复证券市场秩序为 ,证券犯罪行为的具体形态见之于证券法规的具体规定,证券犯罪行为的刑事违法性也以违反证券法规为前提,此所谓证券犯罪行为的依附性。以刑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79.html -
了解详情
法治的倒退。所以,在司法活动中,只能以是否符合刑法规定,即行为是否具有刑事违法性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司法活动中,当实质合理性与 难点,2008年11月25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一司法解释,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37.html -
了解详情
法治的倒退。所以,在司法活动中,只能以是否符合刑法规定,即行为是否具有刑事违法性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司法活动中,当实质合理性与 难点,2008年11月25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一司法解释,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40.html -
了解详情
上来看的。只要行为人实行的某一行为符合了刑法有关条文的规定,就应当认为具备了刑事违法性和刑罚当罚性,从而认定其构成了该种犯罪。 对挪用究竟应当如何理解呢 都不负有证明自己有罪无罪、罪轻罪重的证明责任。参见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页、114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56.html -
了解详情
等弊端。将污染环境犯罪设置为危险犯,有利于及时、准确并高效的追究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污染环境危害结果具有不可逆转性,这要求环境保护应重视环境危害的防治,事前 危险犯两类。具体危险犯,是指危险行为确已构成客观具体危险时,才具有刑事违法性,犯罪才成立。具体危险犯是将危害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的高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88.html -
了解详情
且越过了拒不退还这一界限,而成为一种犯罪行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基础,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表现。在考量侵占犯罪的刑事违法性 规定、侵占数额超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这一底限,才能认为侵占行为达到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程度。 因素之二:侵占数额较大系定罪情节 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98.html -
了解详情
补充性,证券犯罪行为的具体形态见之于证券法规的具体规定,证券犯罪行为的刑事违法性也以违反证券法规为前提,此所谓证券犯罪行为的依附性。以刑法第 基础,证券刑法的完善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 【作者简介】周建军,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注释】 [1]如北京市1987年8月26日发布的《有价证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23.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情况可以构成抢劫罪。2005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1条规定:对于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以下 认识难以从程度上作出更为精细的区分,即难以进一步区分一般违法性认识和刑事违法性认识。《抢劫解释》的表述过于狭窄,如果行为人坚称是出于实施一般违法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4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