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是对申诉人不服检察机关做出息诉处理的案件设立的一个保障性制度,特别是对司法解释的适用、案情较为复杂的案件申诉人有不同异议的,由检察机关交由法院审查, 要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但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权力极度失衡。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抗诉权是民事检察监督权最主要的表现方式,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4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检察监督的运行还须遵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二、民事检察监督的司法解释应协调统一 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检察监督的规定,在检察监督实际操作的需求下,显得 规定,在某些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虽然最高人民检察院认为这个解释是符合宪法规定的,但对于检察建议对法院有什么样的效力、是否会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00.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法学论坛》2006年第4期(总第47期) 【摘要】现行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关于案件受理条件与立案标准的主要缺陷在于,未将起诉要件与诉讼 必要条件来看待,而应当被看作是有助于推动诉讼及时、有效的一般要求。 在德国民事诉讼中,法官对诉讼进行当中当事人诉讼行为表现享有自由判断的主导权力,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3.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甲的主要犯罪地是在B地实施的,应当由B地人民法院审判。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不动产发生的民事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故,民事诉讼 争议,不同法律法规的规定也不尽一致。民法通则和上述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肯定了精神损害的民事赔偿,《关于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二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91.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人权利保护的不周等。2007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及近期由最高人民法院颁行的有关司法解释,对此作了一定的完善。但是,无论是立法的修改, 退回。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又以法释〔2000〕16号批复称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生效民事判决提出暂缓执行的建议没有法律依据。在此,由于客观因素无法准确统计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97.html -
了解详情
1.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分配举证责任 (1) 一般规则:该规则主要采用法律要件说。要求在司法实践中根据现行成文法规范来分配举证责任。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 作为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标准。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68.html -
了解详情
一元视角出发予以界定。在以往民事诉讼法教科书中有关当事人概念和特征的阐述,实际上是针对实质上的当事人而言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对原告和被告的规定, 的权利,同时还表明请求权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而得以实现。正是因为请求权具有了启动司法程序的功能,所以请求权就具有了程序上的意义。请求权的双重含义也就显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权利法律救济的立法考察 1.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对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法律救济的规定 中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主要依两个线索而展开,一是通过职权性规范规定了 程序违法行为及其后果无效;未规定赔偿受害人实际受到的损失;也未规定为救济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而采取法定的、程序性救济措施。这就使程序规范失去了完整性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75.html -
了解详情
作任何规定。 1990年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开展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在试点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可以 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条件的抗诉。据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再次强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只能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41.html -
了解详情
,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颁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司法解释时,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扩大了 证据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②李国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的理解与适用》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年版 ③乔宪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6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