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研究对象,而不在于方法或视角的特殊(将方法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另当别论)。有感于此, 笔者通过数年的思考和摸索,觉得有必要根据犯罪与刑罚在不同层面之 表述。 [4] 关于我国刑法理论中犯罪构成的所谓根本缺陷,这涉及到东方民族(包括俄罗斯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笼统、模糊、大包容的思维定式及文化背景问题,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63.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和民法,尽管包括实体法,但主要不是实体法。因此,不能采纳刑法、民法等实体法的架构形式;行政程序法也不同于诉讼法,尽管主要是程序法,但又包括实体法 2002年第4期。 [29] 参见杨小军:《关于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 [30] 参见杨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03.html -
了解详情
,该原则进而在医疗事故和监督过失等有数人参与的活动中也被运用。 (二)社会历史背景 上述刑法理论的发展,最终使信赖原则得以确立与发展,这无疑是 。[14] 我国实务界对信赖原则亦持否定态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行为人构成犯罪与否,完全依据在交通肇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7.html -
了解详情
。[33]然后,立法者应当从法律政策上思考侵权法应如何分别保护它们,并明确规定出来。当然,这样做仍有两个问题。第一,刑法、行政性法律和其他法律中以保护他 过错责任。这里,人身损害限制了该规则所保护的利益范围。其含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1款,应仅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539.html -
了解详情
经过接近两年(《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司法实践,应当对于《物权法》有一个理性的思考和反思。但由于最近这两年以来,学者多将 于土地买卖。[9] (P459)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在交付使用前由出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252.html -
了解详情
优点与不足,提供调整和优化建议,[31]从而保证改革措施的实际可行性。传统司法改革不仅理性思考不够,缺少理论支撑,也没有注意实证研究与分析,对司法改革 第400页。[29]2008年12月,中央转发了《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32.html -
了解详情
件,涉案人员1207人。[④]2004年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施行以后,各级法院 之分,换句话说,假冒专利罪不存在犯罪未遂。 笔者不同意刑法理论通说关于情节犯不存在犯罪未遂的观点,并认为从专利权刑事保护实际需要出发,假冒专利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86.html -
了解详情
。这里,人身损害限制了该规则所保护的利益范围。其含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1款, 自行与时俱进、无须受制于立法,观点是较为激进的。 [17] 王胜明:《侵权责任法的立法思考(一)》,载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 //www。 civillaw。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550.html -
了解详情
件,涉案人员1207人。[④]2004年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施行以后,各级法院 之分,换句话说,假冒专利罪不存在犯罪未遂。 笔者不同意刑法理论通说关于情节犯不存在犯罪未遂的观点,并认为从专利权刑事保护实际需要出发,假冒专利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86.html -
了解详情
公款归个人使用立法解释与思考。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4月通过《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简称为《 刑法分则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第3143页,人民法院出版社。赵秉志主编:《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分则(六)]》第90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4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