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民事诉讼程序由当事人诉权和人民法院审判权的矛盾运动所推动。而当事人往往是按照实现自己实体权利的意愿来决定如何具体处分诉权(即所谓处分原则)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页304-326。 [7]参见刘家兴: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回顾与思考,《中外法学》2007年第5期,页625。 [8]参见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69.html -
了解详情
,普通的民事诉讼程序由当事人诉权和人民法院审判权的矛盾运动所推动。而当事人往往是按照实现自己实体权利的意愿来决定如何具体处分诉权(即所谓处分原则)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页304-326。 [7]参见刘家兴: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回顾与思考,《中外法学》2007年第5期,页625。 [8]参见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68.html -
了解详情
(二)人民法院依职权追加受让人将会产生民事诉讼原理与诉讼经济原则的冲突。撤销权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撤销债务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契约行为,使得因其行为而转让的 无资力说,具体而言,判断标准就是债务超过,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处分其财产后便不具有足够资产清偿债权人的债权,就认定该行为对债权人造了损害。[5]很显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53.html -
了解详情
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此外,根据处分权原则,当事人不仅有权处分其民事实体权利,而且有权处分其诉讼权利;不仅可以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行使处 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2.江伟、邵明、陈刚:《民事诉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王福华:《我国检察机关介入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11.html -
了解详情
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各种矛盾和纠纷的终局解决者,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诉讼调解。人民法院在坚持合法、自愿原则的前提下,促使纠纷当事人在平等的 可以与行政赔偿一样允许当事人对具体补偿数额达成调解。 (三)调解模式应在借鉴民事诉讼调解模式的同时,结合行政诉讼的审判实践确定。调解是以自愿为基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87.html -
了解详情
,其重要性与紧迫性远不及前者。第二,司法机关正常活动被侵犯的后果具有扩张性与不确定性。诉讼欺诈行为违背了民事诉讼的诚信原则,使法院沦为居心不良者攫取他人财物的 刑事途径追回财产。由于诉讼欺诈是利用民事诉讼进行的,民事诉讼所设置的当事人上诉、申请再审的救济机制使得诉讼欺诈中法院对财产的处分可能是多次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93.html -
了解详情
诉权成为不可能或不具有可行性?在民事实体权利主体存在的前提下,检察机关提出诉讼请求而又不使处分原则和实体权利主体的意思自治遭遇不当干预?这是法律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年版,第225 页。 [16]史长青:《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之理论问题解析》,《行政与法》2004 年第1 期。 [17]江伟、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38.html -
了解详情
前提和依据。而在民事诉讼中,调解协议的达成以诉讼当事人的自愿为基础,这其中包含了诉讼当事人对其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故调解的合法性要求仅体现在 的地位作用,把调解工作贯彻民事诉讼全过程,做好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这对于化解社会矛盾,防治片面化、机械化、理解和执行自愿、合法原则,从而把调解简单化,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24.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之争,这将带来对执行证据制度的思考。民事诉讼最为明显也最为重要的原则是当事人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对于诉权的保护无疑不断强化了处分权与辩论权的 需以高效为其价值取向之一。由于执行运作具有时机性、裁量性、策略性。执行效率的低下又成为执行工作一大“瓶颈” ,执行证据必将立足于为高效执行提供制度支持。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5.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之争,这将带来对执行证据制度的思考。民事诉讼最为明显也最为重要的原则是当事人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对于诉权的保护无疑不断强化了处分权与辩论权的 逻辑加工后形成互补,因此,剔除申请人掌握完全信息因素之外,在被执行人不完全公开信息的假设前提下(几乎完全成立),法院与申请人在取证功能上互为弥补。因而三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