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177482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再审程序提出抗诉。 3. 当事人申请再审 1)当事人申请再审,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 着毫无意义的纠错。 参考文献: 1.《民事诉讼法学》 常怡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2.《民事再审程序之改造》李浩《法学研究》2000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1.html -了解详情
有些学者提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论,更有甚者提出取消法院调解制度。但是,从国外的民事司法改革的情况来看,当今世界各国纷纷扩张调解机制,谋求纠纷解决的多元化,积极 程序的任何一个阶段进行。但这同时也就意味着调解并没有独立的程序,因此,民事诉讼调解具有非程序化的倾向,这给法官提供了过大的任意空间,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39.html -了解详情
的书证;不利于该方当事人或他方当事人抑或有利于他方当事人的书证;有关诉讼指引(practice direction)要求当事人交换的书证。但英国民诉规则又规定,当事人 诉讼中的证据交换制度体现了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属于审前准备程序的范畴。西方国家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交换制度一般都安排在审前准备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25.html -了解详情
改革纲要》,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所以,对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简易程序予以检讨,不仅是理论上的需要,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 虽然我国现行的调解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从统计的数字来看,1997年全国民事一审案件共结案3242202件,其中调解结案1651996件,占结案总数的50?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604.html -了解详情
监督程序和再审程序虽然联系密切,但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不能相互等同。就民事诉讼而言,所谓审判监督程序,是指具有审判监督权的法定机关,也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认为此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本身确有错误,或者审理过程违反法律规定,因而依法决定再审,或者依法提出抗诉从而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85.html -了解详情
监督程序和再审程序虽然联系密切,但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不能相互等同。就民事诉讼而言,所谓审判监督程序,是指具有审判监督权的法定机关,也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认为此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本身确有错误,或者审理过程违反法律规定,因而依法决定再审,或者依法提出抗诉从而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80.html -了解详情
直接言词规则 证人证言应该在法庭上以口头方式取得。在美国,民事诉讼是以证人证言为中心的审判程序证据几乎都是证人出庭作证的口头证言。特别情况也是在 有一系列规定来保障,以免出现伪证等不良现象。 (四)、建立完善的证人出庭作证程序1,建立证人宣誓制度 证人作证不是任意行为,证人出庭作证是法律规定证人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65.html -了解详情
法官是正义的化身,不是纠纷的发现者,而是解决者,法院不能依职权自己去寻找纠纷,主动开始诉讼程序,这被称为不告不理原则。而法院主动发动再审程序则 走向歧路,使检察机关的抗诉有人为膨胀的可能。如果一味地强化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权,必须弱化法院审判的独立性,从而损害法院审判权的终局性和权威性,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52.html -了解详情
在兼顾公正和效率原则的前提下,由法官自由确定。为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程序权利,贯彻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但当事人就举证期限的 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将形同虚设,因此,一直以来,法学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规定当事人的举证时限及相应的证据失权制度,对当事人举证采取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78.html -了解详情
和时间,提高了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 (二)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促进经济建设 民事纠纷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当事人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但是,如果纠纷发生后不 。这是调解达成协议在实体上的后果。同样,调解成立后,民事诉讼法法律关系消灭,诉讼程序宣告结束,人民法院不再对案件继续审理和判决。 (二)当事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35.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搜索历史 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