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方法[5]。所以,德国民诉法规定,一方当事人对于应由他证明的事项,不能通过其他证据方法得到完全证明或者未提出其他证据方法时,可以就应证明的 法律出版社,1985.212. [11]〔前苏〕特列乌什尼科夫.苏联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和证明[M].李衍译.重庆:西南政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编译室印,9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69.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独立存在。而在1877年德国民事诉讼法开始到1976年以《简易诉讼程序法》的形式对其民事诉讼法加以修改之前,此间一百年,德国人对举证责任内涵之理解日益 制度,实际上它是一种补充证据。只有一方当事人在收到对方当事人交换的证据以后,为了反驳对方的证据才有可能提出的证据。这种补充证据与《规定》第5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20.html -
了解详情
[16]证据开示制度作为一种审前信息交换的重要装置,保障了被告人一方的证据信息知悉权。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辩护人的阅卷权,分为检察院审查起诉和法院受理案件 的采信情况应当逐一进行有说服力的叙述,特别是对于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出的自认为颇有杀伤力的证据或事实,是否采信、是否认定应当重点进行阐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12.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妨害排除规则,不承担客观证明责任但负有强制披露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出具有利于对方的证据,视为对方所主张的事实成立;(4)法律推定。比如分居两年或 (一)理论背景 按照私权自治理念和处分权主义,当事人向裁判者提出的权利请求(诉讼请求或仲裁请求)确定了裁判者的审理范围和裁判对象。在民事诉讼法领域,不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95.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规范还处在是对案件事实应当有哪一方当事人提出证据并加以证明的问题层面上。后来,罗马法学家们提出分担举证责任的两个原则,即:主张者应证明,否定者 1款的规定举证责任负担原则。同时,执法者在确定证明责任分配原则时,应综合性的考虑,使得证明责任分配原则更具公正性、合理性、效率性。 【作者简介】 张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30.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要求法院不能自己决定审理对象。被动性要求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和抗辩事由、提供的证据资料,根据当事人质证和辩论的情况做出裁判。民事诉讼中的 不充分从而使法官无法判断作为裁判依据的主要事实是否真实时,由负担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的裁判后果。这种意义上的责任着眼于事实真伪不明时不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02.html -
了解详情
,即如果言词辩论的结果和已经进行的证据调查的结果,对于应证事实的真实与否不能提供足够的心证时,法院也可以在当事人一方并未提出申请时,不问举证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22]参见胡志峰:《不要轻言没有证据》,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11月19日。 [23]尽管在1982年3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7.html -
了解详情
资料均应作为证据材料提交;医患双方享有对病历资料的共同封存和启封权。 7.一方当事人对对方保存或控制病历的真实性、完整性提出合理怀疑的,保存、 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 3、在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构成医疗事故并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应当赔偿死亡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85.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种典型情形就是有蓄谋的突然袭击(surprise),即一方当事人不是在指定的期间内开示(discovery)证据,而是把证据留待庭审中搞伏击,杀对方 就不必为此作出防御准备),可以不再允许该当事人行使此项权能,即禁止逾期提出新证据。通过规定超过举证时限规定而提出的证据失权这一法律后果,诚实信用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50.html -
了解详情
。但这种依法官职权调查而取得的证据并不当然就是定案的根据,它应当和当事人提出的其他证据一样接受诉讼参加人的质询。 发挥法官的相对主动作用,首先可以有效地 和新难点。试想,如果法官以自己收集的证据与单纯一方当事人相对辩,必然会导致法庭丧失中立立场而形成当事人与法官打官司的畸形局面,甚至会为某些不公正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