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这是解决纠纷、减少诉讼、改进司法工作的最好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调解制度基本形成,成为司法制度的重要部分。随着群众运动如火如荼的发展, 反而激化,另一方面,国际上可选择的争议解决方式(ADR)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惊动了中国法学界。人们意识到,仅仅依靠调解通过纠纷一方放弃实体利益,谋求稳定的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28.html -
了解详情
这是现代人权观的必然要求。 刑事羁押与人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刑事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惩罚犯罪,而惩罚 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P171 唐亮 《中国审前羁押的实证分析》载于诉讼法学、司法制度 2001年11期 陈瑞华 《超期羁押问题的法律分析》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44.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关系到人的生命、一旦实施就不可逆转,并且冤狱往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古代无论是在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治国理念上,还是具体的审判、核准核程序上对 在采取各种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减少错杀、冤杀的情况之下,在我国传统司法制度和法律文化中,人们更多地关注着死刑实施中的绝对公正即如何才能够防止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97.html -
了解详情
惨重代价的方式丧失政治民主[11]。自1215年以来,由于逐步扩大了吸收了人民参与司法的范围,英国相对稳定地由君主专制逐步过渡近代民主国家的历史,可以说是前一方 亚《论犯罪与刑罚》,黄凤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而在我国主张司法职业化就是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权行使过程中的专业化的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4.html -
了解详情
的表现。而同案不同判,丧失的是民众对法官公正品质的怀疑、对司法制度公正性的怀疑、对司法结果的公正性的怀疑,最终是对法律正义性的怀疑及法律信仰的丧失。 戈登,奥萨魁.比较法律传统[M].米健,贺卫方,高鸿钧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16][美]本杰明N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74.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人民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调解以当事人自治为主要特征,即使纳入国家司法制度的法院调解其强制性规定也很少,当事人自愿原则一直是法院调解的核心 .O.梅茵.民事诉讼法原理、实务与运作环境[M].傅郁林,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542 [30]不过也有人对调解者的资格问题进行了质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5.html -
了解详情
以党为最高权之所在故离党而独立之机关,绝对不容其存在也。为此,现行司法制度要非根本改造不可,而根本改造,即非提倡党化的与革命化的司法不可( 冀图以革命的名义去修改它,亦只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创造性转化的开端? 把近代中国改革的失败归罪于全盘性反传统、全盘西化或激进主义作祟,是当今文化研究中的时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32.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上撇开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固有的特征来谈论司法改革,而且,主要是沿用西方的学术范式来描述和分析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理论背景和方向; 民事案件,并且通过审判活动,惩办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事纠纷,以保卫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秩序,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39.html -
了解详情
却在立法和司法中允许对未成年人适用死刑的某些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新刑法典在对未成年犯罪人人权保障方面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三)正当防卫制度的强化 正当防卫 ,而人权的刑法保障又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保障。作为世界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近年来不仅在社会发展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83.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当事人陈述不客观。 6、鉴定结论与专家证言。规范鉴定结论的法律、司法解释主要有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及年司法部《 清三民书局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18-19页。 [29]宋朝武著《中国仲裁制度问题与对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30]张建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