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对社会危害性理论做如下辩护: 第一,社会危害性并非游离于规范之外,并非是超法规的概念。正如前文所言,我国刑法第13条已经非常明确地赋予其法定性。 第二, 判断的二个要素,由此形成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犯罪构成的双重判断。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情况下,其不负刑事责任的根据在苏联及我国刑法理论中被称为排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64.html -
了解详情
段规定犯罪,后半段规定刑罚。可见,分则对犯罪的规定并未将法定刑列为犯罪的基本特征。学理上对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的概念只是从其构成特征上加以概括而不 一行为是犯罪行为)在法律中只有对行为的后果部分明文规定了刑罚处罚的,该行为才是犯罪,否则即使存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字样,也不能认定该行为是犯罪因此,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40.html -
了解详情
段规定犯罪,后半段规定刑罚。可见,分则对犯罪的规定并未将法定刑列为犯罪的基本特征。学理上对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的概念只是从其构成特征上加以概括而不 一行为是犯罪行为)在法律中只有对行为的后果部分明文规定了刑罚处罚的,该行为才是犯罪,否则即使存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字样,也不能认定该行为是犯罪因此,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96.html -
了解详情
[F10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根据现有资料显示,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的概念是:“精神障碍由饮酒所引起,可在一次饮酒后发生,也可由长期 在刑法理论上,“酒驾肇事”案件的刑法理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醉酒犯罪负刑事责任的问题。 酒精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饮酒或醉酒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504.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要的一系列事实特征的总和,这种总和是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惟一根据;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和 功利主义的色彩。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也未介入太多。以中国之接受西方法的概念为衡量标准,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期可称之为中国近代输入西方法学的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36.html -
了解详情
程度。然而,社会危害性本身是一个意义模糊且欠缺规范性的概念。这意味着刑罚的具体分配其实需要关注包括被害人在内的诸多因素。在认定被害人法益值得保护或需要 的问题,即需要探讨被害人行为之于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意义。从这个角度讲,将被害人过错案件归人关系型案件也未尝不可。 传统刑法理论承认,正当防卫与激愤类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83.html -
了解详情
是客观行为及其实害。主观主义则认为,刑事责任的基础是犯罪人的危险性格,即反复实施犯罪行为的危险性,或者说犯罪概念的基础、可罚性及其刑罚量的 文集刑法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4页。 [⑧] 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⑨] 刘艳红:《犯罪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87.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根据 主客观相统一 法律事实根据 政策根据 中止犯的处罚根据, 简言之, 就是指中止犯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这个概念本身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 首先, 是中止犯为什么要承担 近年来日本学者山中敬一在对上述各说加以评述基础上, 又提出自己的见解可罚的责任减少说或称褒奖说。 以上各说都从不同角度为中止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47.html -
了解详情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共同犯罪也被简称为共犯,虽是一种数人实施犯罪的 犯、教唆犯;第二类,以作用为标准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因此,在我国,正犯与主犯的概念与功能是分开的。正犯只意味着行为人实施了分则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44.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根据 主客观相统一 法律事实根据 政策根据 中止犯的处罚根据, 简言之, 就是指中止犯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这个概念本身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 首先, 是中止犯为什么要承担 近年来日本学者山中敬一在对上述各说加以评述基础上, 又提出自己的见解可罚的责任减少说或称褒奖说。 以上各说都从不同角度为中止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