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于及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目前的法律程序看,一桩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首先必须经过劳动仲裁机构仲裁。仲裁裁决送达后,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对 人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效应不断凸现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引发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纠纷、经济补偿金纠纷,在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引发雇员纠纷、竞争上岗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94.html -
了解详情
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受到限制,有的劳动争议因不能进入仲裁程序而使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不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任何形式 尤其是劳动者往往因为工作地点和性质的流动性较强而不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仲裁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因此,一些案件就因为当事人离开等原因而使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427.html -
了解详情
2、金融危机因素与改制历史遗留问题因素交错结合导致纠纷不断增多 目前,国企劳动争议纠纷急速上升的根本原因除了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国企改制 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国企内部调解组织的虚化,致使绝大部分劳动争议未经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而直接进行仲裁程序。我们认为应设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调解中心,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709.html -
了解详情
2、金融危机因素与改制历史遗留问题因素交错结合导致纠纷不断增多 目前,国企劳动争议纠纷急速上升的根本原因除了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国企改制 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国企内部调解组织的虚化,致使绝大部分劳动争议未经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而直接进行仲裁程序。我们认为应设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调解中心,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77.html -
了解详情
弊大于利。 首先,先裁后审模式导致大量劳动争议案件仲裁程序的虚无化。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一方当事人(审判实践中绝大多数是劳动者 上存在着自身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限制了当事人的诉权。赋予当事人自行选择向仲裁机构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一方面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使然,另一方面可以更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56.html -
了解详情
将《撤销立案决定书》送达给湖南省烟草公司长沙市公司。 一审法院判决认为:依据《湖南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湖南省烟草公司长沙市公司作为生产、经营在湖南省 程序办理,对案件可以撤销立案处理。本案中,原告曾按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申请劳动仲裁,后又向被告就同一问题进行投诉,被告查明事实后依照相关规定对 ...
//www.110.com/panli/panli_191532.html -
了解详情
第187号民事判决。 二、终止原告秭归县恒丰纸业有限公司与被告陈某某之间的劳动关系。 三、原告秭归县恒丰纸业有限公司支付被告陈某某伤残补助金4774元、一次性伤残 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必然涉及对仲裁裁决正误的判断,但这并不表示法院诉讼程序是仲裁程序的延续,两者的性质是完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26.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补偿金等内容。二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原审认定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但在判决书中却没有对被上诉人应按法律规定履行 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但在劳动争议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因劳动争议案件和劳动仲裁裁决的特殊性,人民法院如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又面临新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96.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就不会受理或驳回申请,也就不会启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实质上也就从程序上消灭了当事人请求仲裁保护的权利。笔者认为,除斥期间即不变期间 受到民法规定的两年诉讼时效的保护,但该观点陷入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如果劳动争议申诉时效属于除斥期间,那么该期间届满后,当事人实体权利理应消灭,何来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80.html -
了解详情
个部门,比一般民事诉讼要多占用国家资源。其次,劳动仲裁机构和法院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系统,处理程序和法律适用上有所不同,出来结果也可能不一致, 改变“一裁二审”的旧机制,有赖于立法部门修改《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及相关配套规定。 #p#副标题#e#来源: 作者: 目前,国内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