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不是用法律作为最具权威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也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是以法院的裁判作为最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来调整和确定当事人之间的 人和上级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再审或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纠正。所以说,以两审终审制为基础,以再审和审判监督制度为补充的我国审级制度,为民事案件的正确、及时处理提供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68.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工作实际,现就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当事人听证。 第十四条人民法院经审查申请再审人提交的再审申请书、对方当事人提交的书面意见、原审裁判文书和证据等材料,足以确定申请再审事由不能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784.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为民也成为一句空话,再审程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二、构建我国有限再审制度的立法建议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事有限再审制度,从而确立有限再审程序新的 检察机关的抗诉。并在修改民诉法时考虑将审判监督程序改为再审程序,实行有限再审制度。因为有限再审的核心是再审之诉,即再审以当事人申请为前提,再审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3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已经裁定中止执行;8.人民法院已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全部执行完毕:9.因有法律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已经裁定终结执行。其中2、4、5 )高检发民字[1992]2号发布《关于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抗诉工作暂行规定》第十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再审时,应当派员出席法庭。在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42.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检察院对各级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原判决、裁定 部门的过问都可能引起再审。从上面的情况不难看出,作为私权领域的民事诉讼,公权对其干预过于宽泛,其实质是违反私法自由处分权原则。其二,再审对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23.html -
了解详情
,得依拒绝裁判罪而追诉之。)然而,与审判程序不同,执行程序的宗旨在于通过行使执行权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判定的权利,因此,执行法官对执行当事人、第三人主张 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56.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分割约定)其约定无效。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第四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被执行人的配偶为被执行人。二是利用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离婚逃债的,不在执行程序中直接追加被执行人的配偶为被执行人,而是按审判监督程序先撤销被执行人有关财产分割协议后,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836.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工作实际,现就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组织当事人听证。第十四条人民法院经审查申请再审人提交的再审申请书、对方当事人提交的书面意见、原审裁判文书和证据等材料,足以确定申请再审事由不能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185.html -
了解详情
不应当重新起诉。 (四)强化审判机关的制约 1、撤诉须经法院许可。法院应加强对检察机关撤诉的审查。对于尚未进入开庭审理程序的案件,检察检察机关撤诉的, 监督员制度。实践表明,这是现行检察制度框架内的一项制度创新,是一项具有具体监督内容和刚性监督程序的外部监督机制。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2003年9月2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27.html -
了解详情
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申请事项法律状态□尚未进入法律程序□侦查□起诉□诉讼(□一审□二审□审判监督程序)□申诉□仲裁□调解□行政处理□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援助援助方式□刑事辩护□刑事被害人代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自诉代理□民事诉讼代理□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代理(□劳动仲裁代理□调解□其他)申请人及家庭经济 ...
//www.110.com/fagui/law_3661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