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从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人大监督工作的认识。监督问题的根本解决 334页。 {10}1982年宪法修改档案。 {11}彭真:《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270页。 {12}彭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574.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代表了改革精神,这并不容易做出明确判断。施米特(Carl Schmitt)有个政治概念叫延迟决断, [7]我觉得改革在某种意义上通过其举措的明确性体现为一 的。而且这一程序的制度性效果主要是强化人大系统对行政权的法律控制,这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加强人大制度的要求是相符合的。 高:理虽如此,它就是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20.html -
了解详情
全民公决那种法律上的效力,但对于实现修宪程序的公开化、民主化,调动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性,都是十分有益的,[9]有些问题如全民讨论的时间作为一个 反映四人帮极左力量的1975年宪法寿终正寝,1978年宪法随之产生。但这之后中国政治舞台上又出现了改革派与温和派的较量,较量的结果以温和派下台、代表温和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092.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的分组发言中认为,只有基于人权的普遍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和法制秩序才能为民族主权国家的继续存在和发展提供正当性基础。唯有 体现瑶族固有习惯法的痕迹,瑶族固有习惯法通过村规民约形式在当代瑶族地区发挥作用。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六巷瑶族通过村规民约进行村民自治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国家力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222.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包括诸如民族识别、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民主改革、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等政治措施,尤其是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它直接决定了新中国的民族治理制度 头人制度,还是西藏地区在民主改革之前所实行的政教合一体制,本质上和现代民主政治体制是相背离的,也正因为如此,西方现代宪政体制的一个基本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161.html -
了解详情
的,至少它在促进共同体持续合作及多元文化相互理解方面的努力不容抹煞。在一些发达国家协商民主的不同实践形式已经得到广泛运用,例如市镇会议、公民陪审、协商民意测验等,它们不仅提高了决策质量,也铸就了健康的民主政治文化。近几年来协商民主在中国发展态势良好,不过作为西方语境中产生的一种理论形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819.html -
了解详情
的整体性,威胁土耳其国家和共和国的生存;洪都拉斯宪法规定,禁止政党危害共和国、民主和代议制政体;阿塞拜疆宪法规定,政党不得在共和国全境内或部分地区从事旨在推翻 ,但政党仅依靠成员会费和社会捐赠,无法满足其担当的日益繁重的推进民主政治的重任,国家必须通过财政补助政党。政党补助应当构成香港特区政党法律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37.html -
了解详情
官员的监督。规范化微博问政,细化公民的监督权,让后者能够切实实现并发挥民主效用,正是规范化的追求. 立法也有助于控制政府权力。权力来源于权利,公权力是个人 和困惑的契机,另一方面也是推动其发展的长久动力。在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大背景下,规范化保护微博问政,促进网络公众参与,应对网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3.html -
了解详情
官员的监督。规范化微博问政,细化公民的监督权,让后者能够切实实现并发挥民主效用,正是规范化的追求. 立法也有助于控制政府权力。权力来源于权利,公权力是个人 和困惑的契机,另一方面也是推动其发展的长久动力。在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大背景下,规范化保护微博问政,促进网络公众参与,应对网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2.html -
了解详情
臣民而无公民,无制宪之必要、分权之可能,无宪法存在之基础。而在民主政治中,国家之一切统治权莫不属于国民,国家之一切根本性、终极性权能莫不操之于 宪法,断无自由可言。可见,宪政文明彰显自由之最高价值。 (二)正义与秩序:宪政构建政治文明的内涵 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是人类对于自己生存发展的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