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同时认为法官释明是一把双刃剑,法官行使释明权,应当受民事诉讼辩论原则、处分原则、中立原则的限制。[正文]司法为民,源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立党为公、 的选择。(三)处理好法官释明权与处分原则的关系。处分权的存在使审判权具有受控性和有限性,法院不能变更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也不能超出当事人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84.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之争,这将带来对执行证据制度的思考。民事诉讼最为明显也最为重要的原则是当事人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对于诉权的保护无疑不断强化了处分权与辩论权的 逻辑加工后形成互补,因此,剔除申请人掌握完全信息因素之外,在被执行人不完全公开信息的假设前提下(几乎完全成立),法院与申请人在取证功能上互为弥补。因而三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9.html -
了解详情
不违反实体法精神,都应由当事人自由处分,因为只有当事人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因此,在国家干预和职权主义理念建构下的民事诉讼体系,已渐不能适应逐步发展 、调查程序明确化,使检察官调查证据的行为有原则地进行,不会为追求客观真实而任意扩大证据调查权限。具体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提出如下建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31.html -
了解详情
提起公益诉讼后,不能等同行使在传统的民事诉讼中对其诉讼权利享有的完全自主权,因为其对诉讼权利的处分包括自由撤诉、自行和解、申请执行或者不申请执行等,将 诉讼的原告扩展至个人,同时赋予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如此选择,既可以体现人民国家、人民管理这一宪法原则,又可以实现国家公诉、社会组织和个人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570.html -
了解详情
的过错程度等予以确定。 9、转让人转让登记在其个人名下的共有物不符合对共有物处分约定的,原则上应当认定该转让行为有效。受让人虽然知道转让标的物为 明人死亡,无赔偿权利人或者赔偿权利人不明,有关机关或者单位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死亡赔偿金的,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驳回起诉。 36、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702.html -
了解详情
。[23]两相对比可知,涉合同诈骗行为比合同欺诈多了三项内容,即受骗人依约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该财产、受骗人受损。从客观层面看,二者最关键的区别在于, ,在程序问题上,先刑后民作为一项原则应予否定;相反,应从充分保护受害人民事权益角度出发,赋予被诈骗人完整的民事诉讼权利。如被诈骗人一旦认定对方有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09.html -
了解详情
了二审的审判范围。 先看不告不理原则。不告不理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处分原则在审判范围确定上的具体表现,它决定着一审、二审以及再审 年版,第327-329页。 [5] 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附带上诉是在上诉期间提出的,并且当事人没有其他障碍事由而丧失上诉权,则附带上诉成为独立上诉,具有与主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3.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采取以下措施:(二)申请司法机关禁止其转移、转让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财产,或者在财产上设定其他权利。)便规定证监会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申请司法 调解在我国是一项基本原则和基本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因此我们也无需为证监会的民事罚款诉讼重新设置新的诉讼和解程序。但是,由于诉讼调解在我国并非是任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85.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权所有人之地位;二为受托人必须依信托之目的,就信托财产为管理或处分,于完成信托目的后,应将财产权返还于委托人或其所指定之人。[ 探讨[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3):102-106;陈雪萍.从信托的角度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正当性基础法学杂志.2005(4).110-112;齐树洁,苏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40.html -
了解详情
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这个客观事实是寄托于法官的职权调查基础之上的。该法第13条规定的处分原则也是相对性的处分原则,当事人的处分权必须服从于法院的审判权, 办案的要求。同时检察院也可以对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这在民事诉讼法第14条中也是作为民事诉讼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规定的。甚至法院调解也要在事实清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