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定和调解协议。对于没有生效的裁判,可以提起上诉,但不得申请再审。 第三,申请再审应当具备法定的事由。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当事人的申请 ,可分别情况处理:其一,认为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受理条件的,裁定撤销一、二审判决,驳回起诉。其二,具有下列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612.html -
了解详情
】2011年 【正文】 引言 诉权理论的提出与兴起源于法律体系上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分野。其不仅是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在英美 相印证。也就是说约有近三分之一的行政案件要经过二审程序,由此可见,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对一审裁判的不满意程度较高,当事人倾向于上诉。可见,我国行政诉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57.html -
了解详情
违反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平等的原则,上诉抗诉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不当干预;第三,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上诉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监督机制,二审程序即是为案件提供 电话,庭前证据交换、调解、开庭审理、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时间和地点告知检察院。第二,案卷阅览复制权。观察员的主要义务有三项。第一,回避义务。回避事由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07.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被告构成专利侵权,责令被告赔偿损失3500万美元,但拒绝颁发永久禁令;二审中,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延续适用一般规则,认为只要认定专利有效、专利侵权成立,就应该 的程序性救济性质。诉前停止侵权虽然在我国专利法中有规定,但是,它属于民事诉讼法中的行为保全制度范畴,是一项程序制度,不能混同于实体法规范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76.html -
了解详情
生效的时间,或为了用诉讼进一步耗费对方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仍然向法院提起上诉。(4)实施诉讼突袭。例如,被告在答辩期内故意不提出答辩,等到开庭时再当庭 法官负担起比德、日等国法官更为宽泛的释明义务。 (四)完善检察机关的抗诉监督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中,设置了三种启动再审程序的途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67.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如果一审继续进行可能造成中间上诉失去意义,例如一审程序已接近结束,可以中止诉讼以待二审法院对程序裁量事项的处理结果。 (三)上诉的提起与审理 针对程序性裁量权提起 分析。例如张卫平:《论民事诉讼法中的异议制度》,载《清华法学》2007年第1期;刘学在:《民事裁定上诉审程序之检讨》,载《法学评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36.html -
了解详情
为什么案子这么难立? 行政诉讼法第42条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应当在7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诉。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整年没有一件行政诉讼案件。许多基层法院的行政庭将绝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非诉行政案件上,还有一些行政庭则是去处理民事经济案件。只要政治体制改革没有长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52.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的,申诉自然不应有期限,申诉与上诉的基本区别之一就是不受期限的限制。这种理解忽视、抹杀了诉讼程序的特性,不可取。) 《若干意见》在我国第一 再改革与再完善 (一)将审判监督程序改造为再审程序 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民事诉讼法将对生效裁判实施救济的程序称为审判监督程序。事实上审判监督一词在我国含义很广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63.html -
了解详情
失权的后果时,由于涉及到当事人实体权利难以实现,可以赋予当事人上诉的权利,上诉法院得以此理由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何种情况下法院未尽释明义务可能导致 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的范围内,不能违反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既不能干涉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也不能造成当事人之间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296.html -
了解详情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该决定主要对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作了修订。该修正案共有十九个条文,关于再审制度 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其二,规定了法院对再审申请的发送时间。如前所引,修订案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的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2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