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事实直接决定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与当事人具有直接的厉害关系。但并非所有的程序事实都适用比较低的证明标准,只有那些与实体法无关的程序性事实才适用,以防证明 占优势的证明标准或是德日所采用的疏明方式。 完善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不仅要完善证明标准本身,相关制度的更新与完善同样重要。所以我国还应当在法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84.html -
了解详情
在一审程序中提出证据,而且也可以在二审和再审程序中提出新的证据。从民事诉讼实践来看,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确实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为:其一,容易造成诉讼突袭 《证据规定》规定在此情况下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的理由在于:诉讼请求的固定与争点的确定直接相关,在开庭审理前,通过原告的起诉状、被告的答辩状以及开庭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5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证据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调查收集和认定的,另一方面是指某些事实必须具有法律所要求的特定形式。民事诉讼证据这三个特征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但有些 了客观不依赖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唯物论。我们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根据的。因为诉讼证据的法律性也是客观存在的。证据具有法律性,并没有颠倒存在第一,认识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60.html -
了解详情
交由人民法院所独占。基于此,我们可以合理地追问法院存在什么样的动机去收集、调查相关的事实证据?答案似乎很少。相反地,法院事实上有着强烈的反诱因去收集调查 构成刑事犯罪时,受害人通常会如此选择,其理由很明显:除了其他程序上的优势外,当受害人无法通过民事诉讼收集必要的证据时,对他而言,利用检察官或法官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83.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为日后的审理调解带来隐患。 二、解决民事诉讼送达难的对策。 由于民事送达中存在的问题,有碍于人民法院正常诉讼程序的进行,不利于公正高效的审理案件,对 ,可以进行法律解释工作,对不听劝说解释的,可处以罚款、拘留。 6、对相关单位的协助配合,可适用区域互动,就是以法庭为中心,乡镇司法所、派出所为平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41.html -
了解详情
鲜活、易腐烂变质和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采取保全措施时,可以责令当事人或相关人员及时处理,由人民法院保存价款;必要时,由人民法院予以变卖,保存价款。 六 确保判决后的顺利执行。采取保全措施的具体程序如下: 1.申请。财产保全,由利害关系人在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或诉讼中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 2.担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69.html -
了解详情
眼前的呈堂证据,再不能从其他渠道获取案件事实的相关信息,更不能因为证据不足而拒绝裁判。因此,民事诉讼证据的采信问题在整个审判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对 二人共同进行为宜。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或司法部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以规范调查取证的程序。 其次,严禁用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非法收集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66.html -
了解详情
不拖拉,在期限上不得妨碍本诉的审理,即解决管辖权争议的程序和其他民事诉讼程序具有同样的属性,程序应当提供及时的判决。 在微观方面,则要从既存的弊端 行政化的管理,法院又有降低审级的偏好,以求案件在本地得到解决。而相关的民事诉讼立法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又成为加剧违法受理案件的制度性因素。例如《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38.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是对程序事项的说理,不是对案件实体事项的认定,是一种阐释民事诉讼程序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过程,目的是引导当事人将已提出的争议问题和事实、证据材料阐述得 。对法律原意的开示,应作为法官的释明职责加以明确。法官应向当事人告知相关的法律规定,并说明这些法律条文的具体含义,从而避免当事人因不懂法而丧失合法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64.html -
了解详情
材料,则很容易导致判断及认定上的失误,严重影响到办案质量。 由此可见,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证人出庭作证是依法认定事实的重要条件,对于提高审判效率、保证案件 的法定义务、对于公正审判也具有重要意义外,更重要的就是应该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切实解决审判实践中证人所面临的一系列具体问题,保障证人的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