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但究竟归责于何方当事人,仍有诉请法院裁判之必要,亦即离婚之原因存在于何方当事人,法律上有不同的评值,处理后果也不同。因此。原告提起离婚本诉后 是诉构成的要素之一,是指当事人之间因发生争议,而要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或者权利。每一个诉讼案件至少有一个诉讼标的,但有的案件有两个或者两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70.html -
了解详情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从而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但是,实践中如何操作该规定,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损失的事实存在,而且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也明确规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因此,离婚损害赔偿应当包括财产损害赔偿,但是哪些财产受到损害,可以请求依据《婚姻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62.html -
了解详情
和实践能力提高,在理论和实践上不留死角,准确理解、掌握和运用法律。 二、关于离婚纠纷案件的适用程序 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公正与效率的并重, 的需要。一方面,为保障婚姻自由,允许夫妻关系破裂的当事人依法解除婚姻,充分实行离婚自由;另一方面,为保障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因过错方违反婚姻义务而实施侵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31.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权基础。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基于夫妻间的特定身份,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离婚是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一般而言,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随着婚姻关系的解除而终止,但现代各国却规定了离婚后的扶养制度,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间相互扶养的请求权基础在于夫妻间的特定身份,而离婚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7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性质、功能、构成要件、立法缺陷以及完善意见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性质 在私法领域,损害赔偿责任的产生原因有两个:违约和侵权。 配偶权的主要内容,这就为追究侵犯他人合法婚姻的第三者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最后,要求第三者承担侵权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具体而言:①认定第三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21.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关系即因而发生、变更或消灭,他人没有干预的机会。离婚权的行使,他人的异议或反对并不产生法律上的任何效果,体现着形成权的特征。而且形成权在 之诉,此时便转化为形成诉权。 一般意义上形成权的行使通常无须借助于法院,法律之所以规定此类形成诉权须通过诉讼进行,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形成诉权的行使对相对人的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204.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权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该解释清楚地 审查处理,也没有改变婚姻关系当事人与其他债权人之间的关系。[⑧]笔者认为,如果说离婚夫妻对债务分担的约定不能对抗债权人尚可以成立,那么,人民法院以判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62.html -
了解详情
多,可谓见仁见智,倾向性看法就是第三者应予赔偿。笔者认为,对因有第三者因素导致离婚的,第三者赔偿责任问题应当区别对待。首先,如果第三者有配偶处在婚姻状态中则 受害人造成伤害的程度、后果及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等综合性的予以定界。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对于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来讲是一种比较新的制度,它赋予了离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31.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法院应当高度重视。对于一方当事人一时想不通,不能接受离婚事实,思想忧郁,情绪异常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案情,开展思想工作,制定处理 使社会主义道德受到贬损,应当通过划清责任界限和离婚过错赔偿,以及舆论等形式,使故意破坏婚姻者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追究,有的则可以通过司法建议,使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78.html -
了解详情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正是婚姻关系中法定义务规定的必然法律后果。 (二)确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有效弥补了社会道德功能之不足和现有刑法制度之空白。 不适用的,上文已经证明离因损害赔偿责任制度是侵权责任。违约责任对于狭义的离婚损害赔偿责任是否适用,则有待进一步论证。如果仅仅把婚姻视作为契约,由于一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4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