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的理由; 7.申请延期审理或诉讼程序中止、终结的事由; 8.申请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 9.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事实。 四、疏明责任分配标准辨析 的证明标准要求一致,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有观点对此提出质疑,即现行刑事诉讼法把有罪判决标准前置到移送审查起诉阶段,致使前者无法达到,而后两者也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7.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书和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在法律效力上是同等的,但在审判监督程序的有关法条中,生效的民事调解书应与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并未并列。这样不仅使生效的民事诉讼 三人利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刑法》第6章第2节妨害司法罪中增加一条:在民事调解中,伪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56.html -
了解详情
流失、公害、公共利益受损等案件,检察机关作为民事、行政诉讼原告提起诉讼:二是在现行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上诉程序的抗诉,使检察机关在一审判决作出后就有权进行抗诉。 第三,强化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的监督。刑罚执行监督在现行刑事诉讼法典中仅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333.html -
了解详情
流失、公害、公共利益受损等案件,检察机关作为民事、行政诉讼原告提起诉讼:二是在现行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上诉程序的抗诉,使检察机关在一审判决作出后就有权进行抗诉。 第三,强化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的监督。刑罚执行监督在现行刑事诉讼法典中仅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16.html -
了解详情
一旦立案再审后,只会通知原审当事人参加诉讼,案外人却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审判监督程序的诉讼。案外人不能成为诉讼主体,当然也就不能成为举证责任主体 制订专门的证据法典,可以将民事、刑事和行政三大诉讼法的证据规则统一规定在一部诉讼证据法典之中,也可以单独制订民事证据法典。另一种办法是重新制订和颁布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64.html -
了解详情
的用语也实为不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六章“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其中只有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再审”的概念,并没有“申诉”的提法,前后两个用语显然缺少规范。此外, [1]参见谢佑平、万毅:《一事不再理原则重述》,发表于《中国刑事司法杂志》2001年第3期。转引自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诉讼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729.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他被告人适用死缓,这是深入贯彻党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一步实现罪刑均衡原则的要求。 提醒辩护律师要特别注意的是:有的地方法院认为,既然都是 的情况之外,法院应当维护已生效判决的权威,不应当轻易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如果法院通过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目的就是为了判处一个被告人死刑,实际上不利于维护原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989.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下撤销减刑裁定应当如何适用法律条款有不同认识。一种意见认为,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依法裁定减刑后,发现原审判决确有错误依法改判为有期徒刑,应当撤销原 刑罚已经改判,该减刑裁定不具有实际意义了,但撤销减刑裁定不属于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范畴,不必在撤销减刑裁定书中引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目前刑事 ...
//www.110.com/fagui/law_22729.html -
了解详情
的联系。在苏维埃民事诉讼中,法院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实质真实,即实际的真实,苏维埃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学说都服从这个目的。①客观真实原则就是要求法院采取它 新的证据能够导致一审裁判被推翻,当事人也可放弃这种诉权;同理之下,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虽然在法律上可由法院依职权进行,但在实际上仍往往需要由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08.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只能是原审人民法院及其上一级人民法院 4、期限不同对于申诉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期限但最新的司法解释了申诉的期限一般为刑罚执行完毕2年内;而对于上诉法律规定 年内提出申请 5、后果不同申诉只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一种材料来源不能停止生效判决、裁定的执行;而上诉必然引起二审程序导致一审判决、裁定不能生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