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立,也只能就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2、 行政诉讼与附带的民事诉讼必须有内在的关联性,即基于同一行政行为引起了性质不同的行政争议和民事 他人间的权属争议的行政裁决,要求撤销该裁决并确认该项权利归属自己而提起的诉讼。如,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土地、河流、湖泊、草原等自然资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32.html -
了解详情
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 或者撤回当前……。”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刑事自诉案件 均存在调解的工作内容,在审判实践中,也的确有 让被告人实现调解的自 愿原则。法律将法官设计成兼具审判者和调解者双重身份的诉讼主体,我国的法 院庭前调解主持主体主要是案件承办审判员和合议庭,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5.html -
了解详情
》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 人民法院主动调查收集证据之范围因案件承办法官的不同而大不相同。[4]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于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即“人民法院认为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54.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作了如下解释:“事实清楚”是指当事人双方对 作用。 2、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范围太窄 我们先看一些设置简易程序的外国民事诉讼制度,一般都以争议标的的数额作为依据来划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04.html -
了解详情
正等著名法学家都主张这一观点。[5] 其四,多元说:这种观点认为在民事诉讼中之所以采取辩论主义,是出于尊重私人自治,高效率地发现真实,防止出其不意 ,如当事人是否符合条件,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有无管辖权等。5、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应当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辩论权,也就是说人民法院的判决必须经过和基于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4.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称为“法官的阐明义务”。法院违背这项义务构成将上诉理由。 其二是《联邦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第138条关于事实说明义务的规定,“当事人应就事实状况为完全 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准许或者不按撤诉处理”。从《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看,没有明确规定在何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7.html -
了解详情
庭长,为减少“错案”,提升“政绩”也会在案件上诉后到上级法院“公关”。 三、 民事诉讼程序公正缺失的制度原因。 众所周知,重实体、轻程序是我国法文化的传统 探讨与司法改革实践,法学界提出了建立以当事人主义为基础,职权主义为辅的诉讼结构模式,强调诉权的主动性与审判权的被动性,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4.html -
了解详情
和物质性利益的愿望得以实现。为发挥此项司法作用,依照宪法规定精神,国家设立民事诉讼制度,并授权人民法院负责实施和运作。① 因此,诉权可视为公民基本权利在 依赖于当事人行使诉权,审判权特有的属性是被动性,不能主动审理、解决民事纠纷。审判权不仅指人民法院具有保障诉权行使的资格或能力,而且意味着必须提供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4.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真伪上具有重要意义。当一方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缺乏充足的证据时,对方当事人作出诉讼上自认,只要没有相反的证据推翻这一事实就可以确认其真实性。这样不仅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修订版 2、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2月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8.html -
了解详情
免除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作用,其法定效力在于可以限制争执以及举证的范围。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对自认制度没有作明确的、详细的正面规定,只在最高人民法院颁行的《 的缺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其无法涵盖自认制度的丰富内涵,无法满足民事诉讼实践的客观需要,也因此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境和问题。 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