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的证据,也包括客观上虽然已经出现但在通常情况下当事人无法知道其已经出现的证据?是否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 诉讼效率降低。 2.举证时限制度与当事人撤诉等处分权的行使。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处分原则的核心内容是当事人对自己所享有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4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形态是否相容。 诉权具有可处分性,在民事诉讼中毫无争议。民事诉讼当事人可以自由处分其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处分权是其重要的诉讼权利之一。然而在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不同成为二者区别对待处分权的根本原因。民事诉讼的案件事关公民个体的私权利,基于民法上私法自治的原则,当事人对于其民事权益具有处分权,相应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19.html -
了解详情
担保物权人是否实际占有、控制担保物,担保物权人均可直接对担保物加以处分并排除其他人的干涉,而不须借助义务人的给付行为。担保物权担保债权人既然有权自行处分担保 的民事强制执行法符合强制执行的客观规律。强制执行与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二者在基本理念、指导原则以及具体的程序设计上都存在很大差别。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33.html -
了解详情
又一种表现方式。不可否认的是,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的处分应该有一定的限度,这与处分原则占据重要地位的民事诉讼有着极大的不同。但从纠纷解决机制 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页132。 [17]德国近代杰出的法学家鲁道夫施塔姆勒[Rudoif Stammler]就曾指出,法律主体是一种自我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09.html -
了解详情
审结民事再审案件2306件,其中检察院抗诉案件528件,占22.9%,2001年,审结民事再审案件2361件,其中检察院抗诉案件588件,占24.9%。仅2001年,浙江 等著,李衍译:《苏维埃民事诉讼》,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第43页。 [9]李浩:《民诉制度的改革与处分原则的强化和完善》,载陈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70.html -
了解详情
预断,这使再审法官很难保持中立地位,再审过程流于形式,就有可能使法院的再审裁判缺乏公正性和权威性,使其公信力受到质疑。其次,不论当事人意思如何、不论 。 首先,从民事抗诉提起的主体而言,检察机关主动提出抗诉,违背当事人权利自由处分原则。虽然,检察院抗诉大多是基于案件当事人的请求,但是在诉讼过程中,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19.html -
了解详情
、上级人民法院以及原审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法定程序主动发动再审程序,撤销其认为确有错误的裁判;而且,最高人民检察院或者上级人民检察院也可以依照法定程序提出抗诉,从而引起 诉讼中,以私法自治原则为其基础的处分权,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根据自己的内心意愿处分其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具体体现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77.html -
了解详情
连带责任,即使此举初衷可能是勇于自我纠错,但其实纯属多余。因为一个错误生效裁判的最直接受害者并不是法院,而是一方当事人,所以说,该当事人是最有可能发现 裁判的准确无误,再将双方当事人拖入诉讼之中,这样不仅违反了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也有悖于民事诉讼的目的。⑦ (四)原审法院不应作为再审机关。根据现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28.html -
了解详情
集体和他人利益,国家就要加以干预。前苏联法学家指出:检察长根据法律提起民事案件,并把案件移送法院审判。检察长的这一职权乃是苏维埃的处分原则的表现。检察长不仅可以提起案件,而且可以参加法院所审理的任何案件。检察长在参加诉讼的同时,乃是苏维埃国家的代表人和苏维埃法律的维护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19.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纠纷,也乐意履行当事人自己达成的协议,而非法律对他们强迫。其次处分原则是和解制度的重要法律基础。当事人决定诉讼的开始和终结,决定对自己实体权利的 不仅是因为立法,司法实践中一直重视调解,调解结案率占很大比重;更重要的是重视调解的思想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具有指导性意义,以至偏重调解本身成了我国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