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p#副标题#e#来源: 作者: 二、“消费者”概念重新厘定之必要性《消法》规范的不确定性使得对消费者的判断完全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 转售来获得商业利益为目的的。⑧最后,消费者是购买使用商品、接受服务的人。可见,消费者可以是直接与经营者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即直接购买商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38.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行政权的行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私权的泛滥;民法通过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和责任制度可以阻止行政权的对私权的无端侵扰;经济法通过维护公平竞争、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决定不涨价;二是决定涨价。对第一种结果(也是我们-绝大多数消费者最愿见到的结果)当然不用在此分析,但对第二种结果,应当如何看待呢?也许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58.html -
了解详情
》肇始并以此为基础。但是,该法最先推动的却是德国私法的发展和变革。《基本法》承认所有权、契约自由、遗嘱自由等各种自由权,并为把这些自由权直接适用 多渠道对国家权力予以制约。比如,自1970年以后,美国最高法院在一些判决中相继赋予消费者、环保主义者、公益目的的社会团体以原告资格,扩大了司法审查原告资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0.html -
了解详情
春、邓峰:《经济法总论》,156页,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更加注重法官的合理自由裁量权的尺度,而不是片面地强调法律规范对法官的 将这一概念翻译成公共责任显然忽视了两个重要特性:1.主体的多元性。随着政府商事合同的大规模涌现,accountability不仅仅适用于政府机关和政府机构,也延伸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57.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契约的全部条款得相互解释之,以确定每一条款从整个行为所获得的意义”,这和我国《合同法》第125 条第1 款中的所谓“合同的有关条款”一样 含义(《合同法》第41条前段) .后者则指解释格式条款时,应考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平衡。换言之,由于两者地位悬殊,所以应运用利益衡量原则,形成“格式条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74.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种信用交易(商业信用)。商店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约定分期支付商品的价款,商店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同样是信用交易(消费者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尽管直接的“ 交易成本,二是为满足法律制度的要求而发生的成本。担保法律制度设计,尤其应当重视对第二种成本的控制。例如,抵押合同的谈判成本属于第一种成本,而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19.html -
了解详情
绝对原则。但进入 20 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各种危害社会利益行为逐渐增多。民法对所有权和契约自由开始加以限制,法定义务增强。[9]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因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消费者主张以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赔偿,以及商品房买卖合同中针对一些出卖人的欺诈行为买受人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489.html -
了解详情
契约关系的效力;另一方面,如果当事人未践行登记程序,当事人之间所成立的契约并非物权变动无效,只是其效力不得对抗第三人罢了。参见曾品杰《论法国法上之物权变动 的目的。尽管在商品经济社会较之在农业社会有更多产品的生产目的是在于流通,但作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在于通流的则不能说就是多数。对目的在于消费的买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936.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侵权责任。 2.信息披露表现了很多非契约化倾向。首先,信息披露义务人并不都是买卖合同的当事人,甚至也不是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其次,公布于公众的 和损害赔偿。在欺诈的前提下订立的合同是可撤销的合同,投资者享有合同的撤销权,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合同。撤销权以保护投资者的意思自由为目的,以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135.html -
了解详情
产品质量法》(2000)第37条规定,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第39条规定,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 赔偿,还进一步导致国家权力对违法者处以公法上的制裁。由此可见,消费者安全权是经由国家对契约自由所产生的消费合同关系的权利义务强制性地重新调整,由原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