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 ②羁押的必要 所谓必要,就是指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羁押便不足以保证侦查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是迫不得已的最后措施。 (四)未决羁押期限 在多数法治 (3)郑禄 姜小川主编 《刑事程序法学》 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 (4)陈瑞华 《超期羁押的法律分析》 《人民检察》 2000年9月 (5)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77.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追诉率不高,最后判决往往成为一纸空文而难以执行。司法实践中,办案机关往往只将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作为犯罪嫌疑人移送审查起诉,而对单位不予追究 虚提人权保护大词 我国强制性侦查措施失衡的救济机制,使原本处于弱势地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本无法与强大的国家权力相抗衡。在办案机关能灵活机动地运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41.html -
了解详情
不断变化必然引至社会规范的发展演进,而在无数种社会规范演进中,法律文化往往有着最后共同的归宿,即用法律制度凝聚和表达法律的进步与文明。控辩平等之立论, 真实最有效的审判方式。而在控辩平等对抗原则之下,则必须通过辩护制度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律专业上的对等,方可与具有法律知识素养的侦控方相抗衡。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79.html -
了解详情
赋予嫌疑人在侦控阶段拥有较为充足的证据调查权,他们亦无法付诸实践。事实上,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在审前阶段都处于羁押状态。即使他们未羁押,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现实 证据。或者建议法庭延期审理,然后进行补充侦查。参见李培珠等:《如何处理被告人当庭翻供》,《人民检察》1998年第2期。 [14]按照著名学者松尾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53.html -
了解详情
的活动纳入一个有章可循的轨道里,通过司法性的事实认定程序,在充分保障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固有权利的同时,发现实质真实。 笔者认为,正当程序之所以会在各国学界 上予以体现的。正当程序的精神实质、正当程序的价值理念,都需要程序正当最后转化为具体的权利、义务。由此可见,正当程序与程序正当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17.html -
了解详情
年 【正文】 刑事强制措施,是法定机关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的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方法。考察刑事强制措施运作状态, 侦查、控诉机关应当证明羁押的合法性必要性和相当性,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可举反驳,法庭通过言辞审理的方式,最后做出许可羁押的司法授权或驳回羁押申请的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95.html -
了解详情
排除等,具体分析如下: 1.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 非法言词证据包括非法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和非法获取的证人证言,被害人供述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了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程序启动—法庭初步审查—控方证明—双方质证—法庭处理。最后,对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方面,也要在立法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229.html -
了解详情
根本大法,这令他在风餐露宿中都会心潮澎湃不已。他不相信,法律这个捍卫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会无视他的清白存在。 高铁钢对半月谈记者说,他还没有 ”而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在实践中,一些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招供”是刑讯所逼。 在现行国家赔偿制度设计中,当事人提出的行政赔偿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27.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最后的杀手锏,来遏止那种滥用职权、司法腐败的行为。 六、对未决羁押的监督 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部门,看守所是专门负责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 N],《检察日报》,2008-09-26。 [2]有关刘涌案件的具体情况,参见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07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63.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的实质条件。这种改动更有利于通过适用逮捕而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妨碍诉讼或危害社会。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当时大量存在的拘留阶段超期羁押的情况 的最后一道防线,能用其他法律解决的问题坚决不用刑事法律解决,指出了刑法的最后性。而甘雨沛则认为,所谓的谦抑应当是慎重的扩大解释。日本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1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