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案件立案之始,少年的父母或监护人就有权参加诉讼,了解案件事实,代理行使诉讼权利。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对于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的庄严,也比较科学和适宜。⑤庭审方式与庭审教育。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27条规定:审判人员应注意少年被告人的智力发育程度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67.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公章或业务介绍信签订民商事合同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则经济活动与刑事犯罪分别属于不同的法律关系,不具有 行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基础上,再进行刑法评价并给予刑事处罚的问题。这类刑民交叉案件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因犯罪行为所同时引起的民事损害赔偿问题,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66.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律师积极为证人提供法律帮助,根据法律援助的安排为证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证人进行维护其权利的诉讼;需要社会团体为证人提供义务服务,帮助、支持证人作证 收集证人证言,对证人出庭作证不够重视的做法。 证人不出庭,是法院目前审理刑事案件经常遇到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证人制度成为制约我国庭审改革的瓶颈。不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55.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事辩护过程当中注意用我们的职能、用我们特殊的地位促进刑事案件的和解。要考虑被害人的实际情况,促进自己的委托人以及他们的家属换位思考,促进有罪的人真正 解读。如律师言论豁免权,关于法庭上,《律师法》规定的是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意见、辩护意见,我个人主张应做扩大解释,或者做广义解释,不是仅仅局限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546.html -
了解详情
优先原则在适用中绝对化。例如在《合同法》正式确立了表见代理制度以后,在某些场合是否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并不影响到合同主体民事责任的承担,此时就不应拘泥 刑事案件已经由公安机关立案受理,利益受损的当事人又诉至法院要求民事赔偿,且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直接影响到对金融纠纷当事人的责任认定情况下。对此,97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86.html -
了解详情
对被告人提起公诉,而是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自诉案件虽然不多,但因自诉案件 ,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5、公安机关发现自己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系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如何与被害人及法院衔接无明确规定。关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14.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完毕后方可进行的&7。依照《解释》第89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 才使得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由其他单位和个人承担,如雇用、监护、代理、隶属关系等。被告人受雇于其他单位和个人而执行任务时发生的侵害行为,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1.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与效率的统一,还表现在特殊程序的采用方面,对某些具有特殊性的案件,如少年刑事案件,涉外案件等,采取特殊程序来处理,更能保证公正和效率。 5、刑事程序的 的机关应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告知被害人;(4)本人或其亲属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权利;(5)协助追诉机关控诉犯罪、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辨论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8.html -
了解详情
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其民事权利能力依然存在。其次,从民诉法理论上来看,“代理”一词的涵义是“以他人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而代理权本身的产生无外乎基于三种 中规定,裁定被告人先行给付,但在裁定先行给付时应注意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刑事案件事实基本清楚,二是先行给付的数额不得大于被害人的诉讼请求,这样做不仅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9.html -
了解详情
日起,那么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不应当仅限于审判阶段,而应当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一方面让指定辩护人介入侦查程序,监督侦查人员按法定程序收集证据 有一些未成年人对于法院为其指定的律师予以拒绝,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在审判过程中,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拒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