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规定:在当事人询问结束以后,审判长可以对证人进行直接询问(旧《民事诉讼法》第294条)。新《民事诉讼法》又进一步改为:审判长认为适当时,在听取当事人意见 根据,互相进行反驳和答辩。”[19](P65)我国的辨论原则是从原苏联民事诉讼法中移植而来的,而原苏联的辨论原则则是对大陆法系国家辨论原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0.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权的主体过于单一之故,该章的大部分内容实际上为判决之上诉而设,裁定之上诉审程序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应有位置没有予以重视和凸显。不难看出,就上诉审程序 之审理期间。(2)对于裁定之上诉案件的审理,可规定以任意的言词辩论为原则,而不是必须经过言词辩论程序。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在法定条件下二审法院可不必开庭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10.html -
了解详情
,不再纠正。这从整体上不是对有错必纠原则的违反,而是对其在司法领域中的完善,是对纠错原则的灵活运用。 2.检察监督会酿成检法之争的辨析 检察监督 中,分别规定的是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实施监督,而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是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实施监督。相比而言,它们在内涵上有很大区别。这不管立法者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22.html -
了解详情
依职权进行。一般而言,对于案情简单明了的,可直接开庭审理。对于案情复杂,证据材料较多的,可进入审前准备程序。 2.审前准备程序的内容。审前准备程序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设立文书提出命令制度。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七种证据中,书证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经常被运用。司法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015.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规定相符合。例如,当事人提出了某种申请,该申请行为是否存在瑕疵,不是看申请本身的内容是否有合理、合法的理由,而是审查申请是否在形式上符合诉讼法的 诉讼法上意思瑕疵问题已经得到解明,对此没有加以重新考虑的余地。而且在后来的法国民事诉讼法和德国民事诉讼法中,意思说也得到了尊重和贯彻,所以,对诉讼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48.html -
了解详情
审程序中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的一个精巧的程序设置。它与处分原则和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有密切的联系。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处分原则并没有得到充分贯彻,也没有规定不 被拘束的审理范围内,不得作出不利于上诉人的判决,是声明拘束原则在效力上的进一步深化。由于是从裁判的内容上直接约束法院,所以禁止不利益变更可能造成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95.html -
了解详情
、日本包括美英都强化了法官的职权等,特别德国民事诉讼法中法官诉讼促进义务、当事人真实义务、法官释明权和心证公开等内容的规定,凸现出世界正在形成协同主义 ,但这些论证很难做到理论上的自洽。笔者之所以如此断言,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现代大陆法系各国民事诉讼法中所贯彻的辩论原则,皆已是对古典辩论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188.html -
了解详情
中疏于审查行政认定事实导致民事判决错误,从而影响法院的公正形象。在民事审判中直接对存在的纠纷的行政行为作为判案根据,后该行政行为被依法判决撤销, 资源,不能体现诉讼经济原则。 四、民行交叉案件产生的原因 1、立法原因行政诉讼制度不发达 在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之前,行政诉讼最初是在民事诉讼法中做出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85.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的职权就不当于预了当事人的处分权,与民事诉讼法规定处分原则的立法本意相抵触。但是,在当前我国职权主义审判模式下,在实践中遇到当事人受到文化程度和法律 上诉权的动机和行为具有遏制作用。附带上诉人提起附带上诉的原因,究其根本也是对一审判决的内容不服,之所以在法定上诉期间未提出上诉,往往是认为一审判决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62.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各国民事诉讼法上都建立了上诉审程序,以其作为防错与纠错的机制。可以说,上诉审制度建立和运作的效果直接影响裁判的公正性。为此 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我国法院系统由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组成。根据民事诉讼法中级别管辖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