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次。[51]Cfr.GianPaoloMassetto,op.cit.,p.140.[52]徐国栋:《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以罗马法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53]Cfr.GianPaoloMassetto,op.cit.,p.140.[5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93.html -
了解详情
与蒙特利埃(Montperllier)、普罗旺斯(Provence)等大学的法学院成为法国传播罗马法的中心。另一个中世纪早期著名大学,西班牙的萨卡曼拉(Salamanca) 了微妙的变化。哈特的法律概念中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最低限度的自然法”之说,他将法律与道德包含在这个特定内容里的基点是——自然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36.html -
了解详情
犯(exdelicto)的罚金责任;契约责任在初期从属于这一概念”〔5〕。罗马法上“债(obligatio)”这个词原来是指保障履行义务的法律约束。在《法学 物权的责任、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等观念〔23〕。有学者说:“德国固有法,始将债务(Schuld)与责任(Haftung),截然区别,以债务为给付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99.html -
了解详情
中未见所有权用语,其“支配权”包含了后世所有权概念中的收益、处分权)。随着罗马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所有权概念得以确立,但占有制度并未因此而衰微,反而向 的理论和实践,在其他普通法系国家财产法中也得到了体现。以上分析表明,起源于罗马法的占有概念,无论在大陆法系国家还是在普通法系国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继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53.html -
了解详情
》,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P87。[⑥]GyorgyDiosdi“OwnershipinAncientandPreclassicalRomenLaw”,P131-136。[⑦][意]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P110-111。[⑧]Supra.Note[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91.html -
了解详情
急图自己之利益,超越适当之限度,而伤害到权利存在之意义时,德国法应认之为权利之滥用,从权利者夺取其权利。“[16](16)日本学者 忠。德国当代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77。[10]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151。[11]史尚宽。物权法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04.html -
了解详情
的所有权──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公共的──消失和模糊。在整个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原来罗马法中的公有物一方面被纳入封建领主所有权或为共同所有权所吸收;另一方面, 范围的人或成员的集合体,因而人们可以说它是一个真正的现实存在体;罗马人把它等同于人,赋予它以人的资格,如市镇人(拉personamunicipii)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67.html -
了解详情
[墨西哥]马哥丹特:《罗马私法》(西班牙文原著),第232页。[xvi][美]WM.L.Burdick:HandbookoftheLawofRealProperty,WestPublishingCo.P.6.注意,罗马法对物之诉和对人之诉移植到英国以后,对物之诉意味着请求返还土地;而为对人之诉对某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47.html -
了解详情
罗斯契巴尼。物与物权[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7][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Z].张企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8] 玉波。民法物权[M].台北:台北三民书局,1992。[15]陈朝壁。罗马法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16]屈茂辉。地上权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3.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义务的方式看,这两种身份权与物权并无区别。由此看来,在罗马法中,persona、res与inpersona和inrem不同,前者表示主体、客体;后者已 了黑格尔的劳动。黑格尔(1770年~1831年)在其《法哲学原理》(1821年出版)中,批判了康德的“Personenrechte就是债权”的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