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结果发生而不防止其发生,且其不作为与因作为而实现犯罪构成要件相当的,依本法处罚。[24]日本刑法改正草案在第十二条也规定,负有义务防止犯罪事实 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2页。 [21] 参见林准主编:《刑事案例先编》,法律出版社,1998年,11-13页、15-18页、10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78.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或者过失地不履行其特定的义务,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依照刑法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是刑法因果关系的一种特殊情况,对于不作为 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只有把握了不作为犯罪及其因果关系的特殊性,才能进一步深入分析不作为是怎样成为刑法中的原因的。 三、不作为犯罪中原因、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20.html -
了解详情
,应等同视之,不可偏废。[10]随着二战后被害者学的复兴与发展,犯罪受害人在现代刑事司法中的角色重新受到国家权力的关注,受害人从传统的边缘化地位逐渐向刑事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以下。 [3]参见龙宗智:《上帝怎样审判》,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以下。 [4]其实,早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28.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现。1997年刑法分则集中体现了严密刑事法网的价值取向,意图在于减小犯罪分子逃避刑罚处罚的可能性,突出刑法的保护功能。同时,新刑法分则还针对79年刑法 谈灵活运用就变得比附失当。这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个怪圈。[xix] 我国现行刑法立法或多或少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思维倾向上存在细则化、具体化、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34.html -
了解详情
违反刑法,没有构成犯罪,都应当平等的受到刑法的保护;第二,任何人只要他违反刑法,构成犯罪,就应当平等的适用刑法,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不允许任何人违法犯罪 上的不同。这样就会完全可能出现在已经设立廉政账户的地方,对受贿罪的处罚减少了,而在没有设立廉政账户的地方,对受贿罪则只能依法处理。这样就必然会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66.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的作用等?特别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第三次严打,怎样理解严打期间的从重政策与法定从宽处罚情节之间的关系,严打的提法是否科学,严打是否与法律存在矛盾等?对上述 变化的情况下,刑事政策对某一类或某几类犯罪评价的严厉程度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司法对这些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的评价以及对它的处罚轻重。 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65.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并损毁他人驾驶车辆。9月7日,公安机关依法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将李某、苏楠刑事拘留审查。在审查中,李某、苏楠对上述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综上,李某行为 就有罪,立刻就决定对李某由政府收容教养1年(实即剥夺人身自由1年),立即执行的处罚。北京市公安局直接给李某定寻衅滋事罪,并剥夺其人身自由1年的做法,超越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39.html -
了解详情
得出以下结论:当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不一致时,社会危害性起决定性作用。例如当行为被认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而刑法没有规定为犯罪时,则可以作为犯罪处罚;反之,当 了法律依据。因此可以说,不管用怎样的制度来限制司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个案中的司法自由裁量都是不可避免的。 从各国的理论和实践来看,都越来越重视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799.html -
了解详情
按民事案件予以处理。 第六,针对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可加大对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 一方面,如果用人单位因事实劳动关系造成劳动者损失的 来处理一些事实劳动争议问题。这些责任可以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还可以是刑事责任。 总之,我国对于事实劳动关系应在法律上予以承认,不能简单地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128.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通念或者说集团意识究竟是什么,它的基础一般人、普通人、平常人的认识到底是怎样的等等。如果不将这些内容明确,最终的结果便是:信任法官,听任他们判断。 (二 高裁昭和54年3月20日判决,高刑32卷1号,第73-75页,载刑事判例集第34卷6号,第433页)。 [7]参见前注[5],[日]中山研一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