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盾牌加以抵抗[1].与真实战争不同的是, 在民事诉讼战争中, 基于武器平等的理念, 法律必须赋予当事人双方平等的诉讼权利进行攻击和防御, 此为静态 成立, 被告败诉。 2. 2针对原告撤诉的自由度, 赋予被告相应的制约权能 撤回起诉是原告的诉讼权利, 是处分原则的应然反映。但是原告有撤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32.html -
了解详情
限度地运用法院调解解决纠纷。 (一) 自愿原则的内容 自愿原则是指尊重当事人对自己享有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做出的自由处分。首先在程序上, 根据《调解规定》 》) 注释: [1]肖建华、杨兵:论我国诉讼调解原则体系之重构兼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相关规定, 载《政法论丛》2005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10.html -
了解详情
和他人利益,国家就要加以干预。前苏联法学家指出:“检察长根据法律提起民事案件,并把案件移送法院审判。检察长的这一职权乃是苏维埃的处分原则的表现。”检察长不仅可以提起案件,而且可以参加法院所审理的任何案件。“检察长在参加诉讼的同时,乃是苏维埃国家的代表人和苏维埃法律的维护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5.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第9条)。其次是处分原则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是否进行调解,如何达成 意图,使法官手中留有余地,便于‘斡旋’”。[10]3、程序性自由。调解程序应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而开始,而不能由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采取。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无法形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5.html -
了解详情
说。这种观点认为:对于诉讼契约,即使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意也不当然禁止。随着现代公法、私法之间的交融,民事诉讼法上的处分原则与选择主义就是私法自治在 一般证据存在区别。鉴定人被视为法官助手,执行准司法权,鉴定结论对法官就事实的认定具有重大影响力,甚至代替法官从事了部分职务活动。当不服法院裁判时,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9.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纠纷,也乐意履行当事人自己达成的协议,而非法律对他们强迫。其次处分原则是和解制度的重要法律基础。当事人决定诉讼的开始和终结,决定对自己实体权利的 不仅是因为立法,司法实践中一直重视调解,调解结案率占很大比重;更重要的是重视调解的思想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具有指导性意义,以至偏重调解本身成了我国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1.html -
了解详情
。 首先,从民事抗诉提起的主体而言,检察机关主动提出抗诉,违背当事人权利自由处分原则。虽然,检察院抗诉大多是基于案件当事人的请求,但是在诉讼过程中,就 第179条第二款第四项规定“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应当再审。但是如何在启动再审程序之初就判断“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09.html -
了解详情
毫无规定,在实践中无法操作。例如,检察机关是否有权调阅人民法院的审判卷宗,就没有类似《苏俄民事诉讼法典》第322条关于“检察长在其职权范围内有权从相应的 出于公正的考虑,不得任意所为。违反公正原则的执行和解协议,就是违反法律的协议,是无效的协议,对当事人不发生拘束力。一致,是指双方当事人对执行和解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9.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启动之间、逮捕和起诉决定之间或起诉决定与开庭审理之间,不得有‘不正当的迟延’。……如果检察官没有遵守时间限制,法官必须驳回该案,该驳回可能对日后恢复的 在此延长线上,辩论原则意味着从程序方面尊重当事者间接地处分自己权利的自由。这正是近代的民事诉讼制度的本质要求。”因此,在民事诉讼中,除非双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49.html -
了解详情
主导,还是当事人主导,大致分为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 图二: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的划分 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在程序形成层面又分为当事人进行主义和职权进行主义,如在 ,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首先,如果民事诉讼的对象有较强的公益性,就不能采取私权自治原则任由当事人处分了,此种情形下法院应以主动、积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7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