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 Sunstein)等人的当下理论,远远不是那么“主要”、“主流”、“影响巨大”,除了思想史的介绍之外,人们几乎不易发现法学文本再去提到甚至讨论庞德的理论。 实际问题,其所产生的对西方法学理论的某种需求如何可以增加。当在中国法律实践中发觉了真正的问题,并且由此展开中国式的法学探讨,西方法学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html -
了解详情
成长至关重要。再次,它注重观念形态,但它研究观念的办法,既不是心理学的,也不是思想史的,更不是纯哲学的,也许可以说,这是一种接近于历史社会学的方法。最后,它表明了一种现实的关切,但采取的却是学术的姿态。在我后来一部讨论中国法律传统的更加系统的论著当中,这些特点都被保留下来,而且被进一步地发挥。从这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60.html -
了解详情
中,我将讨论“权利本位论”与“法条主义”论者为什么在研究中国法律的时候都为中国法制发展确立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在第二节的文字中,我拟对构成 探讨》,罗荣渠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 [37] 关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演化方面的著述颇丰,本文不一一列举。英语世界汉学中较权威的版本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html -
了解详情
力问题,也应在立法中有所体现。 由于程序从新在我国基本上是共识,所以本文思考的关注点还包括其例外情况。例如,虽然,大多数程序规则并不影响实体权利,但是 原则。 [3]严存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88页。 [4]朱力宇主编:《立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32.html -
了解详情
观为思想支援的各种现代化理论,原本是西方学者对西方社会在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前后阶段的思考,但当它被用以解释非西方的发展问题并为非西方学者接受时,这种思想和理论也 年第11期和2000年第2期)、陈克艰的《“思想的无端骄傲”——评〈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学术界》2000年第1期)、蓝勇的《维护学术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88.html -
了解详情
避免落入这种陷阱,尽管它同时也非常重视历史上的思想。我采取的办法是,把思想史的材料同制度史以及稍低程度上社会史的材料放在一处,在其中寻找共同的 下来,我会围绕上面的思考作一系列个案研究,事实上,这项研究已经开始,人们可以从我新近完成的两篇论文当中看出这项研究计划的轮廓。第一篇论文“中国法律史上的民间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9.html -
了解详情
、自治区、直辖市38个城市中1748位年满18周岁以上居民,方法为问卷调查。[24]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许欣欣执笔):《1998-1999年:中国 ,1999年1月第1版。13.张宏生、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14.(法)卢梭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66.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建构的出发点不再是公共德性(communis),而是个体理性利益及其计算。当个体成为政治思考的基本单位之后,任何一种从此出发的理论类型,都要应对个体与公共性之间 要么是增进其利益,如禁酒驾、强制系安全带、强制戒毒等。父爱主义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引发高度争议,早在启蒙时期,就在洛克与菲尔默、[58]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195.html -
了解详情
1996 年 6 月第 1 版,第246-247页 ;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5 月第 1 版,第206-207页 )。 三、 有一定联系,它是一种综合考虑主观和客观因素,使用多种解释方法的程序性思考的结果[见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增订三版),台湾地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135.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法治问题的认识与见解。这种现象决不仅仅存在于学科上有一定局限的法制史学以及法律思想史等领域,在法理学以及部门法学的研究中,也不乏这样的实例。 再次是对 的涉及。所不同的是,邓文主张中国法学人应当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结构中思考中国问题。[18]诚然,在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下,包括法治(或法制)在内的所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