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严重影响了最高法院的权威。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赋予了最高人民法院改判死刑案件的职权,并对二审发回重审做了次数上的限制,这将在一定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140页。 [12]宋英辉:《中国死刑程序的现状与完善》,载Jerome A.Cohen、赵秉志主编:《中美死刑制度现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504.html -
了解详情
一、上诉不加刑原则对发回重审的制约 由于我国刑事二审程序处理上比较特殊,上诉案件并不是完全由二审法院做出最终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很多是由 《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7页。 [3]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513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47.html -
了解详情
完成的诉讼行为对受让人具有拘束力。 第二百五十一条 二审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的案件,当事人申请变更、增加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 单位进行罚款,并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九十二条 有关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有下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565.html -
了解详情
用简化审理的方式解决,其中部分具备条件的案件还可以进行刑事和解。另一方面,则只对较为严重的,而且是有争议的案件按照程序正当化要求,采用审判程序进行较为彻底的实质 审判责任,因此实践中有一部分发回重审存在随意性。如对案件虽有审判瑕疵,但不需发回重审的案件发回重审,甚至对二审法院已经开庭作实体审理的案件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8.html -
了解详情
补充侦查。 4.上级法院进行第二审时发回下级法院重审。二审发回重审的情形有二:一是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案件。二是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 证据不足,更应作出无罪判决。显而易见,二审或死刑复核程序中原判决事实不清(事实错误)证据不足的发回重审,与《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3项规定存在明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85.html -
了解详情
案子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夏淑静一案是上海市高院2004年唯一一个发回重审的刑事案子。 2003年3月15日这两个星殷金宝一案是网主律师生涯中成功案例 而辩方则通过上诉,使二审法院支持了被告人的某些论点,并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将本案发回重审。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发回重审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必须对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12.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侦查权,难以补充到充足证据,不少一审法院将因证据不足发回重审的案件退回检察机关补充侦查,使本应由二审程序解决的案件又倒转到侦查阶段,一些案件就在退回 发回重审一次,严禁多次发回重审的规定。第二,从举证责任(有的又称作证明责任)角度来说,刑事案件由公诉机关、自诉人承担举证责任,人民法院无收集、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77.html -
了解详情
亚洲死刑。 案例2:2004年12月24日,某县人民法院对一起过失致人死亡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审理后,对其中一被告人作出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两个案例分析,无论二审人民法院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89条之规定,还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91条之规定对案件发回重审,其最终的结果都是被告人在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7.html -
了解详情
经过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或最高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才能成为对司法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院规范解释。 [6]周道鸾:《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全集》,人民法院出版社 ,重新审判后又被上诉、抗诉的,二审法院应当直接改判,不应再将案件发回重审。有关我国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的缺陷,请参见陈卫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0.html -
了解详情
决裁判程序。即决裁判程序创设于2004年,以使轻微且没有争议的案件得到迅速处理。 回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一种简易审判程序类型,即《刑事诉讼法》 有所规定;[20]第二,事实不清楚,控辩双方对事实有争议,二审法院不发回重审的案件;第三,案件事实清楚,但是控辩双方对于适用法律有争议,且该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