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位,具体表现为:①对刑诉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已赋予检察机关应开展立案监督的内容未依法全面开展。②对部分已启动立案监督程序的案件,也多数是发份纠正文书了事 的抗诉,而忽略了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法官违反庭审程序判决、裁定的抗诉、被害人请求的抗诉和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判决、裁定错误的抗诉。③刑事抗诉业务水平不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37.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申诉、上访,势必增加法院乃至其他机关的工作量;为防止不公正的司法要有更多的监督,更多的司法解释,其案例也缺乏参考意义。这一切无疑会 和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 95] 但是程序性违法不作为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也不区分有利于被告人和不利于被告人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34.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申诉、上访,势必增加法院乃至其他机关的工作量;为防止不公正的司法要有更多的监督,更多的司法解释,其案例也缺乏参考意义。这一切无疑会 和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 [95] 但是程序性违法不作为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也不区分有利于被告人和不利于被告人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82.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职能发挥得还是比较完整与充分的,有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执行监督等。机关对刑事判决执行的监督权,而且监督的范围是逐步地扩大,制度进一步 实践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作一设想。 1.抗诉。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做出的终局性裁决确有错误的,检察机关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20.html -
了解详情
第108条规定:“对于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可以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在执行这一规定时,虽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退查一次以一个月为限,但 的权威性、稳定性问题,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的变更不是一个简单的重新起诉和重新审判问题。在诉讼理论上关系到审判监督程序的适用问题,笔者认为,不能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3.html -
了解详情
。与单一的法律解释相比,案例指导制度能够架起法律与案件之间的桥梁,使检察人员对有抗诉必要等监督标准有更直观的认识,提高刑事审判监督的质量。 双重危险是《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确认的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对刑事审判监督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实践证明,随意启动再审程序势必会带来法律关系、社会关系乃至生活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58.html -
了解详情
一规定将本来是由合议庭认为是否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改由司法解释加以规定。例如只要是拟判处死刑的案件,一律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而且,在这一解释中 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将司法权引入审前程序,这就是审前程序构造中的司法控制原则。刑事审前程序的司法控制,是指在刑事审前程序中,对于一些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276.html -
了解详情
。一年之后,2010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再度颁布司法解释,即《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2010年《意见》),对立功线索 情节,原判决裁定从客观上来讲就属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符合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⒁实践中各地法院的做法不尽统一。如四川省高院2010年指导案例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547.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定条件主动报送,而非由上诉或抗诉引起。 所以,死刑复核程序是不同于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特别程序。它的设立是和现代刑罚由报应刑向目的刑的转变, 的模糊:刑诉修订后,最高人民法院于96年和98年两次做出《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中均回避了这一问题。仅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一审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17.html -
了解详情
回重审的; (三)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 (四)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 (五)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第三人起诉请求改变或者撤销生效判决 于1992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同时废止;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9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