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委员会拒收仲裁申请,理由是‘被申请人’填写了个人加一个公司。但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2号】第二章第九条规定:劳动者与个人承包经营者发生争议,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应当将发包的组织和个人承包经营者作为当事人。 这规定是否说明‘被申请人’可以是个人 ...
//www.110.com/ask/question-1870631.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定的“法律要件分类说”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主张权利存在的当事人对作为该权利发生原因的事实(权利根据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与适用本条规定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调解书与民间调解组织作出的调解协议的不同。根据《调解仲裁法》第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684.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或诉讼。 用人单位了解不同组织下达成的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选择效力更好的解决方式,避免案件处理的反复。 第十二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受理决定或 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此可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裁终局规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因为,劳动者提起仲裁一般会提起多项请求,若其中有一项是非一裁终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44.html -
了解详情
不足3日的;(五)答辩期不足10日的;(六)其他劳动争议仲裁规则许可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可的原因。第三十八条〔开庭纪律及基本要求〕律师 前置的证明文书;(三)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劳动者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等);(四)证据材料;(五)授权委托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936.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委员会的设立提供了法规依据,规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设在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该规定明确了人事争议的处理规则、程序。该规定不仅适用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 》,规范的是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发生争议时如何解决的问题,即搭建了第三方进行仲裁的平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然后,出台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666.html -
了解详情
,建立健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等企业代表组织组成的三方机制,根据实际需要推动工业园区、乡镇(街道)和产业系统建立三方 关系工作能力建设。重视加强各级政府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以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仲裁院建设,配备必要的工作力量。统筹推进乡镇(街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558.html -
了解详情
而劳务关系的当事人则不同,劳务提供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之间是平等的民事关系。其次,两者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解释》第21条和《民事诉讼法》第213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书,被申请人申请不予执行的,人民法院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794.html -
了解详情
而劳务关系的当事人则不同,劳务提供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之间是平等的民事关系。其次,两者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解释》第21条和《民事诉讼法》第213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书,被申请人申请不予执行的,人民法院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299.html -
了解详情
与仲裁程序有效衔接的新规则、新制度。要准确把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意旨和精神,严格执行案件管辖的规定。对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不予受理的劳动 ,劳动合同主体由原用人单位变更为新用人单位;(二)用人单位以组织委派或任命形式对劳动者进行工作调动;(三)因用人单位合并、分立等原因导致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67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裁决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再次向作出仲裁裁决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应依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34条规定,按监督程序继续 1、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责令被申请人履行(2011)办字第 xx 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判决书的内容;2、本案执行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事实和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1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