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形式,刑法理论存在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否定说主张:单位是法律将其人格化的社会组织,是由一定数量的人有机结合组成的一个整体。 社会活动,但是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放弃了合法行为,转而实施危害社会的单位犯罪行为,该责任人员对单位犯罪行为完全预知且可控,理应对行为本身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804.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以后如何再代表国家行使对社会的管理权? 是否需要完全将国家机关从目前的单位犯罪主体中解脱出来? 笔者认为,以宪法和法律为最高权威是宪政主义的第一原则 账,用于支付餐费、手机费、职工福利费等。法院一审判决认定,李云涛犯单位受贿罪,判处拘役6个月,加之其个人有贪污,依法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27.html -
了解详情
量刑标准若干疑难问题探析,载李洁等主编:《单位犯罪基本理论研究》(2007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论文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 19 ] 薛进展:单位犯罪刑罚的适用与思考,载《法学》2002年第9期。 [ 20 ] 赵秉志、于志刚:刑法基本原则的法条设置与现实差距,载《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8.html -
了解详情
。经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终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案件虽然审结,但是对于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是否有必要区分主、从犯,还是存在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充分 不同的看法,一直争论不休,众说纷纭。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2001年1月21日,以下简称《纪要》)中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1.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法修订前后掀起了相关理论研究的高潮。 三是2007 年刑法学研究年会,单位犯罪热点疑难问题的研究总汇。 新刑法施行后,相关立法、司法以及理论有 而且,1985 年11 月至1986 年3 月,《中国法制报》就法人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组织了一次专题讨论,编辑部先后收到全国各地来稿300 余篇。参加讨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0.html -
了解详情
第24条规定: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予以追诉。其他罪名如 《市场经济与刑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⑺蒋熙辉:《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探究与认定》[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⑻田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5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的人员,一般不宜作为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这个精神对司法机关在审理单位犯罪案件中正确地认定直接 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为都存在故意的情形下,刑罚处罚是否适用共 同犯罪的相关规定,即主、从犯的规定。刑法学者观点有所不同。第一种观点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68.html -
了解详情
或以其他方式介入经济领域、参与经济活动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造成国家机关参与犯罪现象的存在。但在这样一种情况 下,1997年修改以前的刑法中尚无确认 犯罪 案件。如丹东汽车走私案、泰安走私案等。但这些案件没有一件是按单位犯罪案件处理,而仅仅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这决非偶然,这反映了国家机关在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23.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主体资格和独立刑事责任能力状态持续的必然要求。例如,某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成立了有限公司,但是成立后并未从事经营活动,而是 :1999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69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指出:刑法第 30条规定的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36.html -
了解详情
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的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但是其正常生产的行为应当说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因而其所获取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12] 田宏杰主编:《单位犯罪适用中疑难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26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