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DSM)被普遍认为是WTO体制加强法律功能的重要成果。[15]但对该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属性有不同认识。学者多有将其与司法程序相比的 趋势,但这个过程是否一定是宪政化?按照传统国际法的观点,国际组织属于国家间关系的产物,以市民社会为中心的宪政论能否超越并全面取代传统观点吗?作者希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55.html -
了解详情
机制称之为软法,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进入到一个无体系时代。[5] 3.汇率主权的再限制:从牙买加体系到IMF加强汇率监督。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经常项目 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汇率主权施加国际法约束,试图将这些国家的金融汇率政策纳入到美国的全球金融战略轨道。 简言之,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法律属性就是美元本位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135.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公约后,国际公约方可转换为国内法约束全体国民。 [17]然而,晚近国际法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人权对国内宪政的渗透在实质上又深深影响着一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的层面上看,可司法性意味着一个问题适合于司法解决的法律属性。而对于从规范指向的角度看待可司法性问题,很多的公法学家又进一步推进了杰弗里马歇尔的认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704.html -
了解详情
等在内的经济法理论研究与实践展开,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即使依照惯常的公、私法分立和不是国内法就是国际法的法律调控思路来看待和分析本案,其中各具 更大的可能则是,立法者基于低价倾销行为的客观属性而作的无奈和必然选择。因为,是否低于成本价,进而是否倾销,更多地是一个会计规则、标准和技术判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36.html -
了解详情
人类的暴行一开始,国内管辖的专属性就停止。”[6]总之,早期的国际法学者把大规模侵犯人权作为诉诸战争的法律依据和正义战争学说的组成部分,这正如现代国际法学家把它 的行动作为国家实践,其对发展习惯国际法的法律意义,只有在海湾战争特殊的环境以外,还能被发现作为一个先例被普遍接受时,才会显现出来。2.索马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6.html -
了解详情
为义务在一个具体可创设权利义务的法律关系中,如两个人之间签订的合法契约也可产生义务。严格而言,这两种义务具有不同的法律属性。虽然两者都具有强制性,但 和国际法层面,它也是我国履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这一国际法上的义务的表现。 【作者简介】 郑贤君,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80.html -
了解详情
封的海域。由于其非陆非海、亦陆亦海的特点,人们对这些海域的法律属性和地位问题曾有过种种不同主张。加拿大和前苏联就曾先后于1909 年 因为无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或者一般国际法, 这一举动本身都不具有确定的法律意义; 但是,对于这一举措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和带来的问题, 我们却不应等闲视之。它表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002.html -
了解详情
封的海域。由于其非陆非海、亦陆亦海的特点,人们对这些海域的法律属性和地位问题曾有过种种不同主张。加拿大和前苏联就曾先后于1909 年 因为无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或者一般国际法, 这一举动本身都不具有确定的法律意义; 但是,对于这一举措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和带来的问题, 我们却不应等闲视之。它表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119.html -
了解详情
教授更像是一个自然法学派论者而非一个实在法学派论者,而且他绝对是国际法的义务属性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但是在其关于承认问题的著作中,他却采纳了构成说。在此吾等不欲去谈陈教授的批评是否公平,因为愚见以为,整个承认的法律问题正是被宣告说和构成说这两种学说弄得繁杂不堪,而解决之道唯有摈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07.html -
了解详情
钓鱼岛是日本领土这一概念,强化日本在国际法舞台上对钓鱼岛主权的实际占有优势。 而中国此次在钓鱼岛问题的法律较量上,采取的举措可谓形式多、质量高、配套 事实上的控制都不能改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归属中国的法律属性。此番中国采取的一系列反制措施,是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海域宣示行使主权、推进实施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0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