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权利。当事人可以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可以自主决定如何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包括是否起诉、起诉什么以及如何起诉。因此,民事审判程序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没有起诉就 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支持起诉,有人认为检察机关是机关,可以据此支持起诉,亦属理解错误:审判机关、立法机关也是机关,是否也可以按该条规定支持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024.html -
了解详情
载明半价规定的资费表,赔礼道歉。 这就是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的一快二官司,它颠覆了传统的关于民事诉讼的理解,丘建东也被誉为中国公益诉讼创始人。在一快二 该公益诉讼案件中,有权实施诸如陈述事实、提供证据等诉讼行为,但不享有处分实体权利的诉讼权利,如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承认对方请求,与对方达成和解协议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4.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的效力,而西方国家通常是从处分原则和辨论原则出发赋予其对法院的约束力。 就此,笔者以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实际是借鉴了西方国家 陈述,法学界一般将其界定为:诉讼当事人就他们所感知、理解和记忆的有关案件的事实情况,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6]基于这个定义,可以认为对当事人陈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98.html -
了解详情
内作出,不能违背法律,不得显失公平,不得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权益。如当事人在协议中对物权的处分,必须要查明其是否享有处分权,这种处分的行为 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在明确了以上几个调解原则的基础上,面对民事纠纷的调解工作,需要调解人员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需要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48.html -
了解详情
,而由其他国家法院审理更为适当,因而拒绝行使管辖权。[1]还有人认为,该原则的含义是指在国际民事诉讼活动中,由于原告可以自由选择一国法院而提起诉讼,他就可能 财产且可供扣押即可,则存在合理性问题。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恰好是后一种理解,只要有可供扣押的财产,不论是否与案件事实有关联,即可以此行使管辖权。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6.html -
了解详情
了实质性的变化,与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原则是一致的。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当事人仅对其中一部分内容提出上诉,说明当事人 诉权的有效行使。因此,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限制不应作绝对的理解,换句话说,法院应当有一定程度的自行审查职权,其理由如下:第一,限定法院在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3.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相适应。否则,法院对行政自由裁量行为进行审查,就是不切实际的。至于需要何种程度的“合理性原则”的问题,应该根据各个行政行为个别地作出规定。并且,有关合理性 的司法审查机制。[13]参见日本最高法院判决,1992年10月29日,《民事判例集》第46卷7号,第1174页。在本案判决中,日本最高法院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5.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相适应。否则,法院对行政自由裁量行为进行审查,就是不切实际的。至于需要何种程度的“合理性原则”的问题,应该根据各个行政行为个别地作出规定。并且,有关合理性 的司法审查机制。[13]参见日本最高法院判决,1992年10月29日,《民事判例集》第46卷7号,第1174页。在本案判决中,日本最高法院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8.html -
了解详情
积极主动的态度,甚至不放弃对证据的庭外核实;我国的当事人诉讼能力不高,对于证据规则的理解程度有限,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有代理律师,因此当事人权利不一定 测谎结论认定事实,虽然可能促成个案的正确裁判,但从根本上规避了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适用,甚至架空了整个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笔者认为,测谎结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9.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追认权人一般都是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利害关系人,如无权代理中的被代理人和无权处分中标的物的所有人,此行为虽是由他人作出的,原则上是侵犯追认权人利益的, 、登记等特定的形式。在此模式下,并无物权行为的概念,更没有物权无因性之说,那么如何理解无权处分的含义呢?处分在传统民法上有三重含义:第一,最广义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