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之类的表示都成为有拘束力的要约,这样的话还有谁敢贸然言及缔约呢?所以法律就要划一条界线,让符合一定条件的一部分表示成为要约,其他就都不是,不管是 工具呢?以上全凭个人管中窥豹的体验,没有什么深厚的理论依据,是在对德国的法律行为理论构造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作的大胆假设罢了。如果今后有德国的理论被介绍进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4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没有不同规定,不动产客体已经登记权利信息收费提供。2、不动产权利和相关法律行为司法行政登记机构可免费向负责不动产客体测量的组织在其工作范围内提供不动产 或暂停权利国家登记之理由的情况下,载入统一的不动产权利国家登记簿;完成法律证明文件签署和发给已经进行权利之国家登记证明书。2、对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76.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事实要素两部分组成的。其中意思表示形式包括明示形式和默示形式。所谓民事法律行为的默示形式是指民事主体不用语言、文字等方式直接表达其内在意思,而是 合同租期的违约责任。根据原承租合同届满后,承租人继续承租,出租人接受租金的这种行为能够推定双方都有延长房屋租赁合同的意思表示,因此确认承租人无逾期的违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97.html -
了解详情
编是建立在二个基本核心概念之上,一为权利(SubjektivesRecht);一为法律行为(Rechtsgeschaft)。基于权利而组成权利体系,有权利主体、权利客体、权利 年,第216页。[5]参见梁慧星著:《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177页。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21.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1985年的涉外经济合同法第9条规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但同时又规定,此种情形如果经当事人协商同意 法律(有时包括行政法规)也加上了“强制性”的限制;同时取消了行政机关对无效法律行为的确认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51.html -
了解详情
[8]意思表示的解释既然仍有其独立存在的必要,此项内容,如果有必要作出法律规定的话,放在“合同法”中“合同的订立”一章规定足矣,大可不必像德国民法典那样, 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草案”第一编第63条确立的解释规则,是要“确定该民事法律行为的真实意思”。惟就何谓“真实意思”,理解并不统一,大别为意思主义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77.html -
了解详情
年的《民法概念-潘德克吞(Pantekten)学说教程》一书中第一次揭示了法律行为具有“意思表示”属性。[2]历经德国法学大儒萨维尼、温德赛和拉伦茨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9页;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5页。[10]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46.html -
了解详情
年的《民法概念-潘德克吞(Pantekten)学说教程》一书中第一次揭示了法律行为具有“意思表示”属性。[2]历经德国法学大儒萨维尼、温德赛和拉伦茨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9页;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5页。[10]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4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仅在保护当事人一方或特定当事人的个别、特殊的利益或私人利益,那么此法律行为是否发生终局确定的效力,应取决于被保护当事人一方或特定利害关系人的意思, 无效或诉请法院确认无效。因此,对于被保护当事人一方或特定利害关系人来说,由于法律赋予其左右此行为发生效力与否的意思表示的权利,在其未进行意思表示之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68.html -
了解详情
基倒是少了若干“羞涩”,而多了几份“直白”与“坦率”。 最后,前苏联的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观点之所以能够得到“意志法”理论的支持,在于前者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 了“统治阶级意志”既作为公、私法划分客观标准与理论的替代物,同时又作为颠倒法律与社会存在二者之间原有关系的理论根据。前苏联学者斯图契卡正是依据“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