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迟迟未能展开。 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初四日,《南方日报》刊载了一篇题为《急宜编订民法》的文章。这篇文章一经刊出,随即被当时颇具影响力的《东方杂志》转载[16],在朝野上下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就在《急宜编订民法》刊出的这个月,清政府民政部在上奏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02.html -
了解详情
,其间经历了20余年并非平静的重新认同过程。 毋庸置疑,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 )来完成,因为无论西方人多么心系汉学、多么虔诚志业,都会避免不了西方的东方想像之域限,多少会流失一些中国学人感同身受的价值关切和内在的心性体悟。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17.html -
了解详情
就意味着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侵犯。见《江苏大规模集中居住挑战农民土地财产权》,载《东方网》,2006年12月10日。 [18] 董佩林:《论行政征用》,载《 。 [20] 王利明:《界定公共利益:物权法不能承受之重》,载《法制日报》,2006年10月21日。 [21] 汪震宏:《从物权法看钉子户中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77.html -
了解详情
知名网络法律人,主要研究方向:诉讼法学、司法制度及法社会学。在《检察日报》、《东方早报》、《第一财经日报》、《方圆法治》杂志等十多家媒体开有法学随笔或法治评论专栏,著有《正义的账单》等书。 摘自《法治论坛》第六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640.html -
了解详情
是零碎的问题;……其正面的原因,在于……中国人民在此种西方化的政治制度下仍旧保持在东方化的政治制度下所抱的态度。”[77]正是有感于此而发。早年展望礼乐,晚年倡导 ,详胡少安:“开辟了光明伟大的新航道:访梁漱溟先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年3月17日。[73]梁漱溟:“我们政治上的第一个不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59.html -
了解详情
。大量的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手术中绝望地死去。 同样是受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东方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近邻日本,在器官移植,特别是心脏移植也走过了一段不 法律权利,服从法律义务和责任的能力的集合;(参见《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688、151页。)是指为法律所承认的能成为法律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54.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民事制度的变化和发展是产生“静止的社会”和“进步的社会”的原因。梅因这样评价东方的法律: “世界有物质文明,但不是文明发展法律,而是法律限制着文明。研究现在处在 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美]明恩溥著、匡雁鹏译《中国人的特性》,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美]何天爵著、鞠方安译《真正的中国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37.html -
了解详情
的领域中来,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的支配下,认为“强者恒强直至垄断、弱者永弱直至淘汰”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9] 李华振。民工荒呼唤修改劳动法[N].工人日报,2004-12-06(7)。 [10] 王小岩、刘保国。试论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11.html -
了解详情
把各种矛盾和隐患化解在基层。认真处理各种民间纠纷,做好各类调解工作。”而且目前,汹涌澎湃的上访潮与人民调解工作作用发挥不够也不无关系,据人民日报报道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局共收到上访信件57206封,接待来访19662人次,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据了解,其他信访部门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09.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争纷唯一途径。ADR式的“公众司法”应用的土壤已形成。这一点《工人日报》1999年11月20日报道提出,“中国需要法制,不过是不是凡事皆断 诉讼程序及审判方式改革不无裨益。我们应充分利用我国本土资源,将被西方各国誉为“东方经验”的人民调解功能发扬光大;信访、民间权威的调解都应保留其特有地位;特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