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选择权的需要。当事人享有的程序选择权,首先是选择解决纠纷方式的权利。在人民调解、仲裁和民事诉讼等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方式中,究竟选择哪种方式, 、情感和心理需求不同于其他案件,处理稍有不慎,容易诱使矛盾的激化,确实存在调解的必要和可能。江苏省新沂市人民法院郑军法官对此进行了入情入理的精彩分析:[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98.html -
了解详情
由此完成对权利人的保护,亦可保证及时纠正确认错误,维护司法权威。 二、明确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审查不能等同于合同审查。也就是说当事人自行达成的协议不能申请《意见 ,因双方已发生纠纷,其自行达成的和解协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可以申请法院以调解书的形式给予确认,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23.html -
了解详情
,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秩序。 一、严格限制反悔的提出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进行调解,是在案件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 审判权威及提高诉讼效率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倾向于限制反悔 为了公正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05.html -
了解详情
诉前调解的性质含糊,难以认定。诉前调解既非诉讼调解,也非人民调解,充其量只能是民间调解,不具有强制效力。但是在当事人眼中,它是人民法院的法官主持的调解 法律效力的,这样会造成当事人的误解,甚至会延误当事人权利的主张。 三、诉前调解并非能圆满解决纠纷,也并非能节省审判资源。一旦当事人一方不遵守所谓的诉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55.html -
了解详情
程式要求法庭的裁决必须为当事人所自愿接受。然而,当代中国的民事法庭例行调解。这种法庭行为并非清代的遗产,它其实是毛泽东时代的发明。此外,如果 呈现的不同特征(例如,地方的司法服务办公室或政府机关,法庭,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当事人所属的工作单位)(Palmer,1989;Clarke,1991)。 此外,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67.html -
了解详情
和发扬原有制度的优良传统、优点及长处;二是适当超前考虑与人民调解、诉前调解等社会调解体系相配套及立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三是克服现行制度中的 调解工作的疏忽大意甚至徇私舞弊及其他有损公正的行为。应比照审判中的错案追究制建立对调解人员的较为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对调解书的不可上诉似乎无可非议,那么再审尤其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27.html -
了解详情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搭建民调网络。 1、要完善和规范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协助和配合好当地党委、政府建立起充实、完善的基层调解 事件地案件,可能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人民法院应当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及村组调解组织积极取得联系,密切配合共同研究解决矛盾的途径,努力化解矛盾,确保一方平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46.html -
了解详情
同意二被告在此地建房。2006年1月19日又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土地边界调解协议书,把本属太极村子2组原告使用的林地大部分明确给被告,强行叫原告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三条第二款、第六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 ...
//www.110.com/panli/panli_86183.html -
了解详情
不签调解协议被告方人员就不撤离所维修和船舶从而使原告无法修船、交船的客观情况,原告签订调解协议书实属出于被迫,即并非其真实的意思表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2]29号《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案涉调解协议书系原告在被胁迫 ...
//www.110.com/panli/panli_8733.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的第一道防线。按照'六有'、'四落实'、'四规范'的标准,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确保达标率不低于85%。进一步建立健全新成立的企事业单位、 结果上报上级综治办、司法局、调处中心。县(市)区每月最后一天上报市大调解联席会议办公室,预警信息员发现的重大纠纷和集访苗头,随时上报。各级调处中心 ...
//www.110.com/fagui/law_2053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