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为?它有怎样的生理机制? 在非理性因素的问题上,心理学所关注的是直觉、幻觉、潜意识和情绪等心理现象如何导致不符合逻辑思维的行为。刑事法律所关注的 被害人的不正当行为而导致被告人当场产生激情而引发暴力犯罪的,应当考虑对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而不易判处死刑。例如,2004年2月28日8时许,被害人的妻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49.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样的差别。 就间接故意而言,行为人的认识程度无疑应该高于轻率中的认识程度,但究竟需要达到怎样的程度呢?在1985年的Moloney案中,英国上议院认为,对 结果的意义也经常变成只在于限制刑罚的处罚范围或者作为发动刑罚权的条件,而不再是刑事责任的根据与基础。这一点在我国刑法中也有所体现。比如第12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19.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样的差别。 就间接故意而言,行为人的认识程度无疑应该高于轻率中的认识程度,但究竟需要达到怎样的程度呢?在1985年的Moloney案中,英国上议院认为,对 结果的意义也经常变成只在于限制刑罚的处罚范围或者作为发动刑罚权的条件,而不再是刑事责任的根据与基础。这一点在我国刑法中也有所体现。比如第12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21.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目的的应然选择,是指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我国刑罚应该具有怎样的目的。关于我国刑罚目的的应然选择,学者们主要提出了如下见解: 1.认为我国近10多年来 乃是实事求是的必然结论。只要刑罚还是刑法意义上的处罚或惩罚或制裁,刑罚的报应或惩罚的本质就不会改变。既然刑罚即有意地施加痛苦, 那么国家制刑、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65.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要是依赖刑法分则来实现的。苏俄的学者在十月革命以后,由于受到法律虚无主义影响,曾提出过这样的设想:只要有刑法总则,只需要在刑法总则中规定 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18条关于精神病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66.html -
了解详情
、各个国家都在刑法中规定了对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国防安全、危害军事安全等犯罪的处罚。现代国家刑法中普遍规定的内乱罪、国事罪、军职罪等危害政治安全的犯罪类型 有国防安全和军事安全之分。 ③[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著:《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④[法]米海依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49.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的过程不过是为那些应受处罚的行为在行政处罚法的条文中寻找相应的处罚方式。 然而,不管这种概念化的趋势如何发达,即使是在西方法制健全国家,法律的文本 标准,但完全满足这个标准的程序不存在。典型的例子就是刑事诉讼:刑事诉讼要求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真实是程序之外的标准,但无论怎样精巧地设计程序,认定无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734.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为免予刑事处分。免予刑事处分是对构成犯 罪的人只定罪不判刑,是有罪不罚,这样即可以体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也可以避免作出刑罚处罚而不执行的状况 偶犯、情节又不十分严重,就可以选用缓刑。如果犯罪者以前就有前科劣迹,多次 受到各种处理,恶习较深、屡教不改、尚有再犯可能,原则上就不宜适用缓刑。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32.html -
了解详情
失衡。可以说刑罚目的有多复杂,量刑就会变得多复杂,量刑过程和结果受到刑罚目的之影响和决定。所以要使得量刑 实现其公平合理性, 我们就必须考察不同 无论对法官进行怎样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量刑基本决定因素的刑罚目的观仍然会导致量刑的种种问题发生。例如在司法系统完备,具有完整刑事法律、标志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65.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责任,但对诱惑者诱惑行为情节较轻而被诱惑者犯罪严重的,则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处罚。 法院在审理诱惑侦查案件时,可以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 《法律的正当程序》,法律出版社1999年中译本。 7、龙宗智:《上帝怎样审判》,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8、杭正亚:《警察圈套:律师进行合法辩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