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残疾赔偿金与死亡赔偿金在相关规定中总是同时出现,其性质无甚差异,但作为诉讼请求时,结果则是判若两人。在司法实践中,由于造成被害人残疾,经过伤残鉴定等 行为或者违约行为造成的。也就是说,这两种侵害行为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就要求侵害行为应当符合刑法规定的某一具体罪名的犯罪构成,是涉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99.html -
了解详情
查明案件 事实,对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而且更为关切自身被犯罪行为侵犯后遭受的一系列损失的民事救济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对被害人来说更为现实、急速、其关心后者更甚于前者 受理范围受到局限。还有,非刑事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能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等等。 (二)、请求赔偿范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6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其中并未提及精神损害赔偿,就是说被害人在精神方面受到损害时,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样,不同部门法之间就存在冲突。因此,随着司法实践的需要,在 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则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其中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死亡补偿费等等,但并没有残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638.html -
了解详情
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 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里虽然用了物质损失这个词语,但是这个条文中标明物质损失,只是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69.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用刑法或者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否定民法的规定,对一个行为人既可以追究民事责任,又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现行法律有的肯定侵害人身权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予以 ,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刑事诉讼法第77条及其司法解释把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限制在物质损害,否定精神损害赔偿。这是立法上缺乏协调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1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的管辖权。还有,非刑事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能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二)请求赔偿范围的局限性 根据现行法律和司法 。具体而言,在刑事案件发生后,如果被害人当时就知道侵害人是谁,具备行使民事请求权的条件,但在案发后两年内(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一年内)未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89.html -
了解详情
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给付,被害人又坚持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所以,对于它们的处理结果也只能以调解的 ,而只能是条件。 第二,犯罪行为现实地引起损害结果的发生。犯罪行为具有民事损害结果发生的现实的可能性,只能说明该犯罪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备了因果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8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中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一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不属于 》,法制日报2001年6月。 [8]载甄贞等:《程序的力量-刑事诉讼法学随想》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版。 【参考文献】 [①]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8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遭受的物质损失,无法通过计算确定实际数额的,只能用追缴手段,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实施的是以公民生命权、健康权等人身权利为直接客体的犯罪或者 取得的效果是反比,似乎得不偿失。 三、完善之举:追缴制度的新构想 刑事诉讼是由国家机关代表国家行使追诉权的。这是因为犯罪不仅仅是侵害社会成员个体利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04.html -
了解详情
损失或者物质损失的场合,也就是说,只要被害人遭受了财产或物质损失的,就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却缩小了该范围,仅仅局限在因人身权利 保全等程序可以及时适用,保障被害人的赔偿请求的顺利实现,也有利于克服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相互吸收的不合法现象的产生。 5、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在我国尚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