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创立,我国学术界又将其译为预登记、预先登记、暂先登记,日本民法上称之为假登记[1].预告登记是指在本登记以前,通过限制登记义务人的 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下)[J].求索,2001.06.36. [7]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七)[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74. [8]王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78.html -
了解详情
人与用益物权人以及所有权人、用益物权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其次,借鉴德国、日本民法上的地上权制度改造我国的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借鉴 判例研究:第7册[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3]谢怀栻.从德国民法百周年说到中国的民法典问题[J].中外法学,2001,(1):1-4. [4]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041.html -
了解详情
的安全。 2.通过公示实现债务人和受让人之间利益的平衡是债权让与的核心问题 依民法的基本原理,债权具有相对性。债权的产生是当事人意思或行为之结果,通常只在两 债编总论》,陈荣隆修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周江洪:日本民法的历史发展及其最新动向简介,载徐国栋主编:《罗马法与现代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53.html -
了解详情
,仍由公法人以其权利能力(自己的名义和资格)承担责任。[20]日本民法本来于明治时期采纳权利能力限制说,承认法人权利能力要受到法人的 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版 第55页 [③] 魏振瀛主编:《民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0-81页;史尚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90.html -
了解详情
此物权变动虽曰生效实质上亦难谓完成。孙宪忠先生就指出:就如日本民法第176条和第177条的规定,不动产物权变动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可以生效 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页。 [4]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精解》,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92.html -
了解详情
对国外的法律解释学理论进行继受。例如,段匡教授的《日本民法解释学》就主要是介绍日本的法律解释学理论。再如,我国台湾地区翻译的拉伦茨教授 页。 [37]2006年5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办的民法学与宪法学学术对话是民法学者与其他学科学者加强学术交流的重要活动,会议内容参见《民法学与宪法学学术对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76.html -
了解详情
出版社、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371页。 [6]但《日本民法典》、《澳门民法典》规定由未成年人单独承担责任,《蒙古国民法典》则规定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0页。 [9]渠涛译:《最新日本民法(2006最新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10]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26.html -
了解详情
此物权变动虽曰生效实质上亦难谓完成。孙宪忠先生就指出:就如日本民法第176条和第 177条的规定,不动产物权变动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可以 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页。 [4]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精解》,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435.html -
了解详情
典》第517条规定应在一定的期限内通知指定者,而日本民法则规定应通知继承人。英国法则规定遗嘱执行人若放弃权力必须做成书面声明,并在遗嘱 遗嘱,保护继承人、受遗赠人和遗产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 的重要程序。日本民法典第1011条、法国民法典第1031条、德国民法典第2215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484.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案件中诉讼时效期间的适用,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日本民法中,对劳动者的工资债权与运送费和旅馆住宿费等请求权同样,仅规定了 、仲裁机构以及各级人民法院的实际操作。对因劳动合同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应依据民法通则适用民事合同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的问题,可考虑由最高人民法院以通知明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