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构,也不足以提供一个资本主义的系统替代方案。而且它作为革命政治哲学,实在是将自己的理论构造轴心安顿在革命的正当性上面。国家建设 实体的“国家”层次还是“地区”层次问题。当然还要指出,台湾地区的民族-国家基础上的民主政治运作结构,由于遭遇到了族群关系的障碍,事实上又走上了歧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05.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了“市场经济即法治经济”的命题。接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中国于1997年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 具体的公民而言,通常表现为法定权利的确认和保护,特别是公民自由和民主权利。立法保障权利的多寡、强弱,是衡量立法内容民主化程度的一个标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16.html -
了解详情
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一个命题,那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广义与狭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谈及“人大制度”,很多人往往会 从人民普选行为中获得国家权力的委托,因此就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民主政治必须强调“权源”——权力的“根源”(人民)、权力的“来源”(人民委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43.html -
了解详情
公共权力过大的问题不解决,村民自治的舞台永远是利益争夺的拉锯战场,民主政治的发展将困难重重(注释27) . 在以往的立法中,我们意识到了建立村委会 ,更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们坚信,通过法律规制和综合治理,“贿选”这一基层民主建设初期的阶段性现象,将逐渐减少直至最终消失,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1.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公民参与法制监督。 公共权力行使过程及其监督过程的民主化,是法治国家推行民主政治、达到法治目标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包括监督权力在内的一切公共权力 1.部分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完全树立起依法办事的观念。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和普法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44.html -
了解详情
「文化大革命」中揪出「一小撮」的群众专政以及否定个人自由的「大民主」的中国人来说,是不难理解的。目前中国的安定话语之所以有相当程度的 制(Closure)之后,许多人指责这种无视少数意见而强行通过决议的做法意味着民主政治中的多数表决原理开始蜕化变质。施米特(CarlSchmitt)甚至认为早在192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5.html -
了解详情
在此意义上,君主专制和封建特权的社会制度下不可能实现“以法治国”,只有在民主的社会制度下,才能实现“以法治国”,故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没有法制,只有 确立为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是对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0.html -
了解详情
了人类普遍的追求(不管这种追求是否成为了现实,这是另一个问题)。在民主政治中,权力的不可分解只是在根本意义上的。抽象的整体的权力属于人民, 认为是错误的便可以置之不理或置若罔闻。最终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个别或少数统治者手中,“民主”也许有助于统治者作出明智的判断与选择,也许可以为统治者赢得民心,但它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3.html -
了解详情
”,也不等于离开了民主化还能够真正贯彻现代法治精神,更不等于要把民主制的主要内容还原为简单化的法律实证主义制度设计。虽然所谓“咨询型法治”的构想 比“人大”的橡皮图章还要糟糕。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一旦容许投票者也参与审议,那么民主政治中存在的人数规模扩大与发言机会减少这一不言而喻的反比例关系究竟应该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9.html -
了解详情
勤、独创性最突出的地方,所以值得我们下工夫研究,我认为即便在现代这样一个民主政治占据主流的时代,休谟的思考对于我们仍然不无裨益。为什么呢?因为自从 也有理由提防建立民众政府,因为那种危险更为可怕。这种情况可以教育我们在一切政治争论中保持审慎”。[88] 2.专制君主制 休谟认为,从形态上说“法国是纯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