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当事人对物证与待证事实相关性的说明,离不开法官对两者间联系的认识。证明过程是提出证据、对证据进行质询、审查判断证据的过程,证据调查过程是依法律程序进行的,而法律程序本身就是人为之物。裁判中认定的事实是运用证据、通过诉讼程序合成的事实,已不再是诉讼前实际发生的事实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9.html -
了解详情
代表性观点,无论是对于在获得当事人合意的基础上解决纠纷的强调还是实际上也更多地通过这种方法来达到案件终结,都与“调审分离”的改革方向并不一定相悖。“调审 程序进行等特殊情况外,大部分这类卷宗看不出确实履行了法定的报请批准程序。[37]在法律制度时刻受到经济的社会的条件制约影响这个意义上,民事审判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55.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正义的问题。我们已经指出康德哲学先验论的新认识,那就是自过程获取内容。就法律程序而言,其无疑也是过程,而且不可否定在该过程将要决定当事人在法律上的 。笔者以为,其一在于交往者之间的讨论对获取内容的重要性。在诉讼程序中,当事人之间的交往,不单纯通过法院来进行,更多的时候要在当事人之间,由他们采取自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8.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达成合意的对话过程中所实现的合理性。它在本质上不同于形式合理性和目的合理性,而属于价值涵义的范畴。能够保障沟通的合理性的理想的对话状态需要通过法律制度来实现。这种法律制度主要表现为通过调整对立而达到合意的程序。 从法律解释和法律议论的角度来看,哈贝玛斯的主张的特点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56.html -
了解详情
“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经过实践检验且条件成熟之后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再制定法律。在以上规范性文件中,对于“试行”和“暂行”等用语没有采取明确的定义加以区别 法律的主要区别不在弱化实质性约束力,而在于减轻那些使法律修改变得很困难的条件和程序的形式可变性。但是不得不指出,通过减轻法律改废的要件而加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52.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围绕法律试行的程序改革以及法律试行之外的制度建设来进一步改善公共选择的方式、方法。 3 论证中的实践理性与归责处理 法律试行的反思机制主要通过法律规范与个人意志的 上参与立法和表示异议的益处。通过法律试行这一装置把举证责任转嫁给异议者和违背者的结果,无论法律的某一部分是被证否还是不被证否,法律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50.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是树立司法权威、维护司法统一的必然选择。面对当前法官思维方式不科学的现状,构建科学的法官思维模式更是刻不容缓。 其一,构建科学的法官思维 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公正。 其五,程序型思维。制定的法律只有借助于审判程序,通过实际运行才能实现其价值。而形式理性首先表现为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4.html -
了解详情
累托标准(the criterion of Pareto)可以做如此判断。但是在一个完全正义的宪法程序中,根据政策的优点选择政治观点的人们未必能得出最好的政策。这种错误的 问题)。 现在我要坚持这样一种观点,遵守由宪法程序通过的法律(即使在我们看来它似乎是不正义的)的义务是以上定义的公平游戏责任的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90.html -
了解详情
、胜诉或败诉(当然,它承认人与人为的制度是不可能得出——唯有上帝才能知道的——绝对的真实的,只能在法律程序的范围之内得出接近于绝对真实的法庭真实)。我 、回顾性的规则)。其不同之处是它没有像形式主义法律那样要求把法律条文完全统一于法律逻辑,并通过法律逻辑来应用于任何事实情况。它承认道德价值观念和现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7.html -
了解详情
的既得利益而致使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半途夭折的问题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如果不打破这些既得利益集团的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任何改革都无法深入。”[10]这也就是日本 遵守既定的法律程序,精密地适用法律规则,保证法律适用的统一。就我国现阶段法官的实际情况而言,或许更应该以后一种标准来塑造我们的法官,通过职业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