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诉讼程序将无法继续下去。实践中对该条中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中的直接二字的理解常常过于狭窄,导致审判实践中常因原告身份证明不完全齐备,法院驳回原告 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决。对原告的缺席判决,有学者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根据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作为原告,处分实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0.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时应坚持下列原则(1)必须分清责任,对过错方批评教育,必要时还可以提出司法建议,由其所在工作单位给予党纪、政纪等处分;(2)无论 【5】《婚姻法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黄松有主编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年版 【6】《婚姻法司法解释及相关法律规范》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 人民法院出版社。 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26.html -
了解详情
人也可以继续占有标的物,这是符合效用原则的。另一方面,善意取得通常都是由无权处分而发生的,在出现无权处分行为以后,可能表明原权利人忽视对物的财产 浪费。 第三,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保护现存财产占有关系,及时解决民事纠纷,促进社会稳定。当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以后,标的物可能在多个当事人之间转让易手,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43.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改革运动和中国学子们的不懈努力,法律的概念、结构、术语、原则等不断地在我们头脑里清晰起来,对它们已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露出了法律形式化的 来。这方面的例证俯拾皆是,现取其一二,例如关于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学界一方面承认在无权处分情况下。不动产的善意受让人可借登记公信力获得保护,另方面又不承认受让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39.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章的篇幅共17个条文加以规定的。如果没有理解错,立法企图突出该章有关内容与一般原则的区别,否则基本原则的标题失去意义。那么第5条至17条似乎都 改造,使之反祖于辩论主义。 第二,处分原则 处分权对法院审判权制约是现代法治国家民事诉讼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处分原则是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处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24.html -
了解详情
章的篇幅共17个条文加以规定的。如果没有理解错,立法企图突出该章有关内容与一般原则的区别,否则基本原则的标题失去意义。那么第5条至17条似乎都 进行改造,使之反祖于辩论主义。 第二,处分原则 处分权对法院审判权制约是现代法治国家民事诉讼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处分原则是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处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1.html -
了解详情
所需,社会所迫,但绝对不能以违背法律的明文规定的方式,以牺牲法治的基本原则为代价,来实现所谓的公平与效率。 诚然,《民事诉讼法》第75条第一款规定,期间包括法定 确定的事实,是否应当对另一个地方的法院的审判产生拘束力?这里所涉及的即是对既判力的适用范围的理解问题。就既判力的主观范围而言,是适用于该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87.html -
了解详情
房地产权主体一致,在动态方面表现为房地产权一同处分,在房地产交易时房随地走、地随房走。[2]条法律原则对房地产权关系的处理具有普适性,因而在讨论车位 ].现代物业,2007,(4)。 {2}王荣珍.论对物权法第74条第1款的理解与适用[J].法律适用,2008,(9)。 {3}高圣平.首先满足业主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726.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不再享有实体权利。 从上面可以看到,我国的放弃请求制度显得较为简略,缺乏精细的规定,往往需要作出细致的解释才能理解,而作出这种解释往往较困难。具体来说 提示书》,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7]放弃诉讼请求的这个特征充分体现了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见[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78.html -
了解详情
或其他请求,凡对于执行名义所载的请求有异议事由的,原则上均可起诉。但对于宣告假执行的判决、督促支付令以及假扣押、假处分之裁定则不得适用,理由是: [12],杨与龄书,第202页。 [15]参见王飞鸿、赵晋山:《民事诉讼法执行编修改的理解与适用》,载《人民司法》2008年第1期。 [16]由于分配异议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