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条款,理论上和实务中一般都认为,我国民事诉讼实行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也即当事人不仅可以在庭审前提出证据,而且也可以在庭审过程中提出 了变化,故有必要重新指定举证期限。[1](P203)对于上述规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是:其—,在上述情况下,只规定了法院可以重新指定举证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5.html -
了解详情
点在哪里?关键在于明确庭审的对象,紧紧围绕该对象来展开程序。当事人应该成为民事诉讼审理对象的决定者,这既是现代民事诉讼的一般原理,同时也已成为 ,Kluwer/E.H.Bech1998,p83;又见宋冰主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7页。[1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92.html -
了解详情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以下。[25]参见刘荣军:《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以下。[26]参见肖建国:《民事 宪法保障问题,可参见[意]莫诺?卡佩莱蒂等著:《当事人基本程序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徐昕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刘荣军:《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6.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一条基本原则,这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表现为当事人通过行使程序权利对自己的实体权利进行自由处分,但域外证据证明制度却对这一原则 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赵维田。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7]肖永平。肖永平论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59.html -
了解详情
诉求更加契合、更加接近。因此,对实体权益的处置权处在实体权益本身之上。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介入,如果缺乏当事人的请求或诉愿,那么,无论检察机关行使 改革》,法律出版社2004年底1版,第36页。 [xvi] 江平:《完善市场经济法制的思考》,《中国法学》1993年第1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汤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34.html -
了解详情
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企业法人分为公司企业法人和非公司企业法人,随着我国企业制度的逐步规范,非公司企业法人将逐渐消失;而公司企业法人依我国《公司法》第 的其他组织既然可以参加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当他们与法人发生纠纷时,固然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主体,有当事人能力。从程序法方面来看,一些不具备法人资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26.html -
了解详情
在诉讼上不应具有证明效力,只有其法定代理人的诉讼行为才是合法有效的。1、当事人的自认及其效力基于民事诉讼的私权性质,当事人一方有权对他方提出的对自己 是否产生诉讼中自认之效力?因法律对此无明文规定,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解,当事人不敢轻易作出让步,这势必影响和解、调解之成立。事实上,和解与诉讼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84.html -
了解详情
铃木正等著名法学家都主张这一观点。[5]其四,多元说:这种观点认为在民事诉讼中之所以采取辩论主义,是出于尊重私人自治,高效率地发现真实,防止出其不意的 。2、辩论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包括一审、二审和再审程序。可见,辩论原则所指的辩论并不完全等同于法庭辩论。法庭辩论仅指当事人在开放审理过程中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7.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事诉讼中,诉讼公正是与当事人的地位平等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平等就不可能体现公正。基于民事诉讼的本质所决定,民事诉讼立法应当在程序构造设计上为双方实施诉讼 《民事诉讼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2]常怡:《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1页[3]张卫平:《论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9.html -
了解详情
的保险人、雇主、行政部门)等提起。(2)受害当事人有选择权。被害人可以选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进行,即民事诉讼与公诉同时向刑事法院(庭)提起,也可以 ,英美法系国家始终没有设立,日本是“从有到无”,德国是“从无到有”再到实践中的“无”,均说明了这一点。这样做至少有以下意义:首先,有利于确立不同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