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的效力?(2)解除权人是否可以不经通知直接向法院起诉或向仲裁机构仲裁? 我们认为解除权人可以直接通过诉讼或仲裁主张解除合同,因为这种情况下合同 能否直接产生法律后果。行政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提前行政诉讼;而对抽象行政行为不服的,不能提起行政诉讼。该案中,当地拆迁部门向徐某发出的限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0726.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它的主要职能是通过诉讼实现对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所谓审判就是通过审判程序,最终从实体法上 传召出庭今、拘捕令、扣押令和法院下令作出的其他程序;展示证供;进行律政司授权的轻罪案件的起诉;护送并监管囚犯等。 由于国际刑警组织在香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301.html -
了解详情
S村村委会给付了20万元前期基础处理工程款。2009年4月,Y到D区人民法院起诉S村村委会拖欠工程款,诉称2008年5月,S村村委会与其口头达成协议,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完善甚至重建在实践中已然失灵的行政诉讼机制。只有构建了一个中立第三方的法律平台,民众才能以维权的方式与各种政府行为一决高下。在长期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923.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很好地区分开来,如刑事诉讼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复议制度都是相对人就具体的司法行为不服,向相关法院提出的复议申请。与此同时,也未能将其与其他民事诉讼 ,并不清晰。 其次,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以及驳回起诉的裁定不服的,相对人可以依法提起上诉,而对于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8.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如人民法院便具有对内部审级监督及对外的行政诉讼监督权。第二,我国检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原则,既服从上级检察机关的业务领导,又服从同级(地方) 人民代表大会 的制约。因此,我国检察机关除了传统检察权(公诉权) 拥有的侦查、指挥侦查、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等权力外、仅对一般公职人员及机关管理行为具有建议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36.html -
了解详情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回避制度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亦为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制度。它是程序正义理念的源头,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任何人不得 的情形;第二,对于曾任审判员、原法院工作人员离任后在原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担任代理人、辩护人的条件进行限制,创设了逆向回避制度;第三,规定了应回避而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10.html -
了解详情
,甚至即使在被告人罪名不成立时;1818年法令则授权法院向所有重罪案件中的起诉人和证人提供津贴,以补偿其为此耗费的时间和精力{2}。 第三,被害人作证的损失 十四条规定: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也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897.html -
了解详情
1至5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上述两个司法解释,明确了民事诉讼的人数众多是指10人以上,行政诉讼的人数众多是指5人以上。为何有此差别,就不得而知。应当说完全 光关门走人,引发了千人集团诉讼。当5名代表持着1055人签名按手印的诉状来院起诉时,该院迅速办理立案及缓交诉讼费手续,并根据原告申请,于第一时间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72.html -
了解详情
但还没有表现为滥用职权,即给予变更,当然这只是在行政处罚方面;对普通的合理性问题,即通过驳回原告起诉来解决。 从以上分析,应该不难看出,在行政审判的司法实践 行政行为的维护,但显得更理性和超然,更符合行政诉讼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是更佳的选择,不应拒绝。 参考书目: 1、《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姜明安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55.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的柔性解决。由于调解结案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双方心理均易接受,一般不会再行起诉,这样,一方面节约了申请人的救济成本,另一方面也节省了行政机关因应诉 实现案结事了要建立健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与调解有效结合的机制在对行政争议作出裁决前,要积极为当事人自行和解创造条件 。同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