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其并没有享受到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等的权利,仅能依靠公诉机关对被告人进行指控,难以真正发挥诉讼当事人的作用。另外,刑事诉讼法还规定人民法院开庭审判后,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缺少送达给被害人的规定,致使被害人对公诉机关追究犯罪的诉讼活动并不清楚。此外,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972.html -
了解详情
似乎更倾向于由法院行使补偿裁定权。其主要理由有三:一是法院是刑事案件的最终裁判机关,它使案件有了最终结果,已确定了被害人。案件在公安、检察院 补偿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可要求申请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到场陈述意见、提供文书或其它必要材料,还可以要求刑事侦查机关及其它政府机关或金融、保险和税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262.html -
了解详情
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方面的保护没有具体的规定,一旦证人及其家属遭到打击报复,造成损害,无论是追究刑事责任还是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这对于证人及其家属来说,已经于事无补。这样,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0.html -
了解详情
,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这就 矛盾,法官仍以卷宗中的供述记录作为裁判的主要依据。这种局面审判方式是法庭审判流于形式的关键因素之一,成为阻碍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障碍。 2.证人出庭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14.html -
了解详情
设立刑事证据展示制度。《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 可以在庭后进行调查的权力。制定这些规定的初衷实际上是法庭证据展示不力,居中裁判的法官并不能通过庭审获取最大量的信息来确定控辩双方所出示的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36.html -
了解详情
控辩双方调查和辩论的焦点。为让诉讼参与人了解公诉机关指控的具体内容,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人必须宣读起诉书。目前许多公诉人对宣读起诉书并不重视,认为是走过场而 未到庭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以及向法庭提供作为证据的视听资料等。由于笔者已将讯问被告人作为一个独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29.html -
了解详情
的认同感,促使他们自觉承认和执行法院的裁判,服从国家司法制度的权威,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法制秩序。 四、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实践 无罪推定原则 帮助;在审查起诉阶段有权聘请辩护律师,辩护律师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有权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等等。从表面上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485.html -
了解详情
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由此可见法律仍然允许证人不出庭,而且对具备什么特定条件才许可证人不 形成预断或偏见,从而从程序上保障了正确裁判,另一方面有利于巩固控审分离,实现控辩平等,规定直接言词原则是符合我国刑事诉讼发展要求的,也可解决当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498.html -
了解详情
理性刑法典仍有必要继续努力。在我看来,下列两点尤其重要: 1.学术层面刑事一体化中开展学术批判并达成学术理性。法律不是嘲笑的对象(Lex non debet esse ludibrio),法律不应受裁判(Non sut judicandae leges)。 此类格言在强调法律的权威性的同时,至少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94.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是否认定有罪事实,是否支持控诉主张,是否改变定性等,实际上是以法院的裁判成为衡量公诉案件质量的标准。这一标准常使公诉部门处于矛盾状态,一方面公诉 活动,通过评选优秀抗诉庭、优秀抗诉文书等形式,提高办案人员的素质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1]王建荣《困境、价值与完善:刑事抗诉制度的实证分析》[2]丁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