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宪政体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研究宪法和行政法的著名学者美浓部达吉对耶利内克(G.Jellineck)的“宪法变迁”概念的再定义。他修正了 的精神,任何个人和团体都必须遵循国家的实在法规范,但抵抗权思想却承认公民个人在确信法律或者政府的命令、政策有违社会共有的正义价值时可以有权拒绝服从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5.html -
了解详情
了评价的标准。我们以往的宪法并非没有确立价值,而是所确立的价值仅停留在纸上,换句话说,宪法文本叙述的价值与宪政实践中的实际价值诉求并不一致。(二) 八世纪的英美世界,民主是“表示由人民治理的政府”,即“它不只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而且实际管理政府的权力也在人民手里。”这种理解在当时被称为简单民主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9.html -
了解详情
说劳工的保护,最低工资,不得歧视等等。现代宪法的着眼点,不再是仅仅政府视为假想敌,简单的控制政府的权力,而是在控制政府权力,而是同时限制市民社会中处于强势的 案的故事,《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一期。6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页43,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7张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88.html -
了解详情
的栖息地,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制止农村向城市的源源不绝的迁徙。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强调政府在土地征收或征用过程中应该“给予补偿”,从而为“三农”问题 地方,而我们却仍然对此无动于衷,或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成为制度的牺牲品,那么这只能意味着我们离宪政下的文明状态还很遥远。但笔者还是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宪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20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是否适宪发生问题,而原判决拒绝适用该被控违宪的法律,引起上诉者;3.地方政府的法律或行为,违反宪法或联邦法律,而原判决以该法律或行为为有效引起 长的时间才能真正确定,不利于维护客观的宪法秩序。2.宪政秩序的维护须借助于各案的推动,使大量可能违宪的法律得不到即使的纠正。3.通过一般诉讼程序解释宪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81.html -
了解详情
对某个州际贸易领域加以调控,那么各州或地方政府是否可以在联邦立法缺位的情况下进行干预?换言之,州际贸易条款的宪法授权在性质上究竟是“专有”还是“共有”的? 和多样化,从而形成一个统一但不死板、多元但不歧视、中央立法有效但不专制的宪政秩序。注释:1虽然乞讨现象一般都发生在都市,但和美国等其它发达国家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01.html -
了解详情
也就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在两个向度上所主张的权利[2].就其实践层面而言,人权是指个人相对于国家与政府的权利,即为公民权利。换言之,公民权利是个人 司法救济机制是使权利得到保障的最后一道法律机制。在现当代的宪政体制中,司法救济机制还包括由宪法法院所提供的救济机制,例如德国的宪法诉愿[17].审判必须是公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35.html -
了解详情
种替代性的办法,它有时被称作“实质性平等保护”。不断增加的判例逐渐确立了各州政府具有赞助性的宪法责任,使热门人们获得了诸如福利、教育、住房和医疗等重要的政府补贴 180页。 (17)[印]索利·J·索拉布吉著:《美国和印度的平等问题》,载《宪政与权利》(中译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37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03.html -
了解详情
民众。所以我认为目前首先要建立专业化的宪法学体系,在此前提下才能进行大众化的宪法教育,否则宪法学会失去生命力。比如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所谓清理超期羁押现象、公安 暴力的和平社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阿富汗的宪法是在美国人的亲自参与下制定的,在这部宪法中西方的古典宪政价值和伊斯兰文化之间形成了一个较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62.html -
了解详情
内,常与出身、宗教、性别等项并列。 可见,作为宪政精神承载体的宪法,其所倡导的平等权乃是基于公民身份的平等权,凡本国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的对面即 民众的深恶痛绝,废奴运动高涨,并最终导致了1861年南北内战,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奴隶制的废除而结束。在美国土地上存在了2个多世纪并受法律保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