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庞大而导致加害人无法负担全部赔偿。 (二)环境损害救济的基本思路 在环境侵权民事救济途径 的选择方面,针对环境救济的困难和个案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公民应 救济途径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侵权民事纠纷解决有两种诉讼程序,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处理的行政处理和由当事人直接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271.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法院目前进行的简易诉讼程序改革主要是遵循了上述法理。此即各国民事司法改革奉为主题的接近正义(access to justice)。在我国体现为两便原则的 过多的努力、时间或费用,以致阻碍其他诉讼的进行。费用相当性原理要求民事纠纷解决程序的设置应与案件的类型相适应,承认案件类型审理的必要性,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3.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制度本身具有特殊的司法救济价值。一般来说,法院调解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民事争议,保持双方当事人的团结与合作,同时可以增强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 的基础,在原理上也并不违背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处分原则,符合民事纠纷解决的特点和规律,并且与现代世界民事司法改革的趋势殊途同归,无取消之必要。调解原则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41.html -
了解详情
还应当包括非讼程序申请权和执行申请权的宪法化。限于篇幅,下文主要阐释民事诉权的宪法化问题。 诉权的宪法化是现代宪政发展的趋势之一,而且日益呈现 的权利,所以诉权是一种宪法意义上的救济权。[10] (三)民事司法救济权与民事纠纷解决选择权 在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体系中,以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ADR)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01.html -
了解详情
交警和车管所的责任认定行为和颁证行为而使民事争议复杂化。 2、以行政诉讼为主,对行政纠纷的解决是民事纠纷解决的前提和基础。这类诉讼,往往由行政 。[18]结合国外和我同台湾地区经验,就我国现行一元制的法院体制而言,在民事诉讼中适当对行政附属问题进行处理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19]比如根据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54.html -
了解详情
黑龙江、河南两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请示的批复中,明确答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85条只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诉讼调解结案的比例不断攀升,势必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事案件进入检察监督的盲区。另一方面,由于对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大力倡导,法院在诉讼调解与非诉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83.html -
了解详情
对自身审判权[28]的审查过程。既然法官的审判权与当事人的诉权之间的紧张关系构成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那么裁判文书在反映法官使用审判权推动诉讼过程并对纠纷 从被裁判者那里获取正当性资源方面具有工具性价值。[37]以我国现行的民事纠纷解决的三大方式为例,可以看出,裁判所依赖的正当性资源中自治和合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06.html -
了解详情
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将调解与案件的类型化联系起来,预示着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对于调解角色的认识和定位正在历史的回旋中走向成熟。虽然该规定也在 、调解与审判的功能及其价值取向 调解与审判作为并行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其核心功能都是解决民事纠纷,但审判在解决纠纷的同时还具有形成规则的功能。在解决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223.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适用何种程序都是次要的。但是,设计民事纠纷解决制度时,应该考虑一切可能的因素。[4]其中,程序公正与否应该是第一必须考虑的因素,而且程序 第三人参加诉讼。[8]第三人参加诉讼,又称为诉讼介入(Intervention),指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24条规定的允许某些原本不是正在进行诉讼的当事人的人介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93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当事人协议管辖制度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一种充分肯定,也是符合民事纠纷解决的要求。因为如果尊重当事人的自由选择,那么由于合同本身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 审理方式与间接书面的审理方式相比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是在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民事诉讼制度中,直接言词审理仍然被作为一个基本审判原则确立起来[7],间接书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