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依法官职权调查而取得的证据并不当然就是定案的根据,它应当和当事人提出的其他证据一样接受诉讼参加人的质询。发挥法官的相对主动作用,首先可以有效 和新难点。试想,如果法官以自己收集的证据与单纯一方当事人相对辩,必然会导致法庭丧失“中立立场”而形成当事人与法官打官司的畸形局面,甚至会为某些不公正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60.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证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指提供证据的责任。如在货款纠纷案中,原告向法庭提供了有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152页。)将举证责任转移给更容易举证的一方当事人,不仅公平,而且更加有效率,更加节省举证成本,这也体现了公正与效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44.html -
了解详情
,法庭除了要就案件实体性问题进行裁断以外,还要就控辩双方提出的程序性事项作出裁决,例如,遇有一方提出诸如证据可采性、请求合法性、举证适当性等方面的异议时 的案件,上级法院是能够对下级法院施加一定的影响甚至控制的。尤其是最高法院,遇有当事人提出的上诉或申诉涉及到普遍的宪法或法律问题时,会通过对案件的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11.html -
了解详情
据此判断先行履行债务方当事人提出的不安抗辩请求权为不成立,并判决不适用合同法第68条。另外,如果法官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提供证据和口头辩论的状况,不能对 ,①当质量标准之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时,法院并不是将证明责任分配给主张合同权利成立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而是依利益衡量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通常标准或合同目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07.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第一,法律并不完全禁止诱惑侦查手段之采取,而只是禁止采用某些诱人犯罪的“陷阱”;第二,判断诱惑侦查是否构成“陷阱”,要看被诱惑者是否具备主观犯意 对于公证证明,人民法院应直接认定其记载的法律事实,提出公证的一方可以免于举证,除非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相反证据。随着我国公民对公证制度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6.html -
了解详情
的效力,应判定不履行调解协议书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违约的法律责任,除非不履行调解协议书的一方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调解协议书(1)违背自愿原则,协议内容歪曲了双方 1994年版,第35~37页。 [8] 此处法院认定调解协议无效并不应是随意的,而是应依照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与可撤销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88.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欠缺要件,这种事实称为单纯的“条件”-双方当事人分担证明责任的方式与特别要件说一样,主张一方仅承担证明“原因”的责任。 罗森贝克提出的规范说是依据实体法律规范 《民事诉讼法》中所谓的对“证明责任”的分配体现在第64条第1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从证明责任的实质概念出发,这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4.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法院不能依职权收集和调查。这也是辩论主义的基本要求。自认制度的免除功能就在于,一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被对方承认后,该事实就成为没有争议的事实 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实际上是一种当事人行使诉权的体现。(三)证据制度。1.当事人没有提出的证据,法院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现行民事诉讼法(法典和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8.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但在下列侵权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1)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2)高度危险作业 出现这样的情况:各方当事人均有机会获得证据,但一方当事人在通常情况下是没有能力实际取得那些证据的,而另一方当事人却可以十分容易地实际取得,这时要求另一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13.html -
了解详情
。大陆法系诉讼理论之所以复杂得令人望而生畏,其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学说和观点,这些学说观点相互之间有些相互补充,有些又相互排斥,整个理论空间成 的是对案件事实应当由哪一方当事人提出证据加以证明的问题。法学家们提出了分担举证责任的两条原则:(1)“原告应举证”:“原告不尽举证责任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