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的二审法院,对反诉部分的审理方式也不一致。为保证执法统一,笔者认为对公诉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能否反诉问题应统一认识和做法。笔者倾向于允许附带民事诉讼 诉讼的反诉也宜和本诉相同,有利于同时解决判决后的执行问题;二审期间附带民事诉讼被告提出反诉的,审理此案的合议庭可以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主持调解,调解不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82.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加重被告对特定事实的举证责任是合理的,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 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441页。 [47] 李国光主编:《知识产权诉讼》,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08页。 [48] 陈刚著:《证明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2.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司法解释的范围,但它却实实在在地成为各地法院自己的“民事诉讼证据法”,并在其审理案件时大行其道,造成了证据问题上极其混乱的局面。因此,完善 克服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弊端,以便调动当事人举证的积极性,防止“证据突袭”及提高诉讼效率,对举证时限作出规定,改“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为“证据适时提出主义”就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5.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民商法律网》,www.civi「正文」aw.com.cn.)这样,一些新型的案件将无法为法院所受理,当事人的游离于实体法之外的正当权益便无法得到救济 由于我国民法本身就不完善,许多权利游离于民法之外,更加需要得到民事诉讼的救济。在一些案件中(如上文提到的“惠康超市”名誉侵权案、“荷花女”死者名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话语和实践中,还是可以作出一些初步的归纳和推测。传统民事审判方式无论人们以“职权主义”、“超职权主义”、“强职权主义”或者“调解型”来概括它 。诉讼过程中的判断公开,有德国的做法可以借鉴。在德国民事诉讼中,庭审以法官关于案件事实和争议的简要介绍而开始;此外,如果法官打算使用当事人明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92.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一方当事人就对方当事人向法庭提出的事实主张,在法庭上予以承认的行为。由于民事诉讼涉及的是当事人之间的私人争议,当事人对自身的民事权利有权做出处分,这种处分 拘束而为职权调查,并依调查结果认定此类事实。(2)人事诉讼事项。各国法律对人事诉讼案件,采国家干涉主义,明文规定不容有自认效力。即自认效力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4.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案件的审判活动,是通过审判员或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的审判组织所为的一系列诉讼行为进行的。他们的行为并不是以个人的身份从事审判活动,而是代表人民法院对案件 完成诉讼主体的、以及诉讼法的目的和任务。近年来,我国民事诉讼中案件的结案率,有40%是通过调解结案的。虽说它尚不到结案率的一半,但以此方式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html -
了解详情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2001年10月《关于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各级检察机关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案件支持有起诉权的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要求。从这些法律规定来看,检察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是不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7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关于审前准备工作的规定不难看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工作的主体是法官,目的主要是寻找案件争点便于法官行使审判职能,内容既包括程序性准备 审前准备程序的重构[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5) [6] 李洪福。 浅析民事审前程序[J]. 武汉大学学报,2001(3) [7] 刘晴辉,陈红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76.html -
了解详情
而言,审判权掌控在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手中[7],但是法律又规定,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权。[8]如果将审判主体定位于法官的话,那么我们肯定要对 。法院的繁重工作量还可以在改革审判方式上寻求解决办法,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自认、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