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命题中,最核心的是法律与道德的分离这一命题。但问题是,在整个实证法学内部,这五个命题不见得是没有内在关系的。我们必须将它们作为 我已经表明了自然法则(law of nature),或者自然法(natural law)这类术语的意思。它们,时常指称上帝法。[30] 那么,奥斯丁为什么要反对这种上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49.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里,保障个人自由以及确保权威之正当性的最好办法似乎就是坚持国家和法律的中立性,法律的中立性,其核心原则就是法律与道德的分离。在这里,我们发现,法律与 ,富勒引导同行和学生去思考涉及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法官在民主社会中的恰当角色、分权、法律解释的原则和方法等重大问题的关键争议点。 公元4299年5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79.html -
了解详情
的存在为后来诚信原则在侵权行为法中的确定奠定了社会基础。考虑到众多法学流派中自然法学派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论述最为详实,以及自然法学思想对民法发展 , p. 17. [31]参见王家福、梁慧星:《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447页。 [32]谈论诚实信用原则,总是难以避免涉及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06.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上成为指导中国古代从事政治建设的国家宪法;二是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以道德作为准绳,这样避免了如当代西方国家法律与道德的脱离,导致犯罪分子不能有效打击 是因为,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12],人们有必要和亲属、邻里保持稳定的融洽关系,同时也是统治者进行稳固统治的需要。 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推崇中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03.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提高的——如果我们加进这一因素:如果人们对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对道德规范与精神价值有足够的尊重以及在生活实践中有相应 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们发现,在自私自利的动机下,“无形的手”和“无道德的市场”只会导致“经济失灵”。即使交易双方都遵守了法律,但由于其中一方不讲诚信,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1.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一句深入民心的话语。[31] 其二,有关法律与“情理”的看法。对于法律与道德和情理之间的关系,既是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是 弊害。我觉得,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乡民诉讼心态的基本特征——“惧讼”心态。 美国学者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在《屠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97.html -
了解详情
的作用已得到充分扬弃,尤其是在法律与伦理、法律与道德的界限严格区分的情况下,法意与人情,似乎应当两不相碍。然而,人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是在长期的 是不一致的。本文限于篇幅对此不予考究,且倾向性地以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关系来界定因果关系的构成。[42]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11.html -
了解详情
4)执行中采取措施不当,不注意适当维护被执行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就法院之间的关系上,审判权的滥用既表现在同级法院之间,也表现在上下级法院之间。就同级 一个选择问题。首先,基于规范性质的明显不同,这种引入应系原则的引入而非具体规范的引入。其次,引入的原则应能体现法律与道德的根本共同点,并利于弥补法律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18.html -
了解详情
所容忍的范围内,超不出个人主义这一上限。与此相反,我国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此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集体主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团结 国方略的提出,不仅对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处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的刑事立法也不无借鉴之处。在刑事立法中,我们应该严格贯彻刑法谦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34.html -
了解详情
和分类的前提下,通过对法理学中法律的道德基础、人性基础、价值基础、法律的创制以及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等内容的分析比较,通过对刑法学中立法意义上的犯罪本质 上升为法律,只会使一个社会的法律变成道德的法律,一个社会的法庭变成道德的法庭。法律审判变成道德审判。法律与道德的界限不复存在[6].见义不为之罪所体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