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监督方式,这种一经提出就可产生法律效果的监督方式,无疑是检察院监督法院的最好杀手锏 。再有,由于检察院是否提出抗诉具有一定的自决权,其完全可以以对适用抗诉 ,均属消极诉讼之列,其转而向检察 机关申请抗诉,要么是出于逃避诉讼费的考虑,要么是为了恶意拖延诉讼,规避执行,从而将诉讼风险转嫁给司法机关,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12.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制度的合理性表示诸多怀疑。 一、民事抗诉制度理论前提的虚假性 由检察院监督法院依法办案,纠正法院的错误裁判,是设立民事抗诉制度的目的和出发点。从这一目的 的,法官素质偏低也就不能成为检察院监督法官裁判行为的理由。 但是,如果将分析的视角转向两者办理具体案件的不同过程和程序,得出的结论与素质论的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7.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程序归入到《民事诉讼法》中,且规定执行机关是人民法院。当事人只有依法向人民法院递交申请书后才能启动执行程序,执行行为兼具有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于一体。有些法院 监督权作用。对国家工作人员行为的监督是本属检察院的职责范围之内的事,而现行执行的检察制度,对法院执行行为的监督几乎为空白。所以我们的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3.html -
了解详情
材料是很有限的。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了辩护律师可以申请检察院、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最高人民法院等六部委的规定第41条也规定:“人民法院 。在实践中这种证据开示确实起到了充分保障诉讼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提高诉讼程序的公正性的作用,同时也减轻了庭审质证的工作量,优化了庭审活动,提高了庭审效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审判权的行使而配置的审判监督权和为监督法院执行权的行使而配置的执行监督权,守法监督权体现为监督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而配置的民事公诉权和为 申请再审在先的主要考量,就是为了避免当事人既向法院申请再审又向检察院申诉所可能造成的程序重叠和司法资源的浪费。还有学者认为应当确立当事人穷尽上诉救济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442.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检察机关只能对民事、行政生效裁判以抗诉形式进行法律监督,不能对法院执行程序中的裁定和调解案件提出抗诉。据此,有观点认为检察机关无法对法院 的法律效力,既然调解书与判决、裁定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也就和判决、裁定一样,应该属于检察院监督的范围,对确有错误的调解,在其生效的同时,检察院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22.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检察和解。否定者认为,此类案件属于抗诉的范围,检察机关应当严格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不能和解。 (四)工作方法问题 检察官如何引导当事人进行和解?这 纠纷。 (三)探索检察院和法院合作,提升检察和解的效力 笔者设想,检察机关在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以后,对于已经进入法院执行程序且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40.html -
了解详情
、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和要求配置各项司法权力,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行使侦查权,司法行政机关管理司法行政事务 ,甚至拘留被执行人。在这种传统的执行工作模式中,申请执行人游离于执行程序外,不承担任何风险。主要弊端有:法院依职权主动调查收集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24.html -
了解详情
该程序中的职能作用。有论者指出,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具有刑事审判程序的特征,检察机关向法院提出没收申请,其权力性质属于公诉权,承担举证责任,同时作为法律 监督法院审判权的行使而配置的审判监督权和为监督法院执行权的行使而配置的执行监督权,守法监督权体现为监督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而配置的民事公诉权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966.html -
了解详情
这是避免死刑错误适用的最后一道防线,[14]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律师对死刑复核程序的监督作用,增强其在死刑案件诉讼中的辩护职能。 3.严格死刑适用的证明标准 ,律师在侦查阶段不能参与调查取证;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辩护律师可以申请检察院和法院进行收集、调取证据,也可以自行调查取证,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06.html -
了解详情